张思明先是没有明白,尔后迟疑了几秒,再然后手掌一拍反应过来:“啊!”
但他的兴致在打击过后又立即回血:“那咱们去看个半夜的大海吧!”
“半夜的……”
“大海?”
许朝晞和陈晏和默契十足,一人半句。
但张思明已经顾不上这许多,激动地解释:“对啊!你们不觉得今天正合适吗?安州的初雪,海边,深夜,多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你确定咱们明天不会登上安州新闻的头条?我连标题都想好了,就叫:安大学生深夜组团海边遇险——对公共资源的深度浪费!”许朝晞摇摇头。
“哎呀不会的!我们又不是去什么深山老林的海边,我们去人多的地方就好了,再说了,我们可以很多人一起去,安全的安全的。”
许朝晞原本还有些疑虑,但她想起刚才陈晏和心情不太好的样子:要是能海边散散心,倒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于是她转而提出:“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们两边班级都问一问,看看想去的人多不多,人太少的话,还是算了,怎么样?”
陈晏和原本想再反驳,但他没想到许朝晞赞同了,话语在嘴里拐了个弯,就变成了:“可以。”
大家分头去找自己班上的班长商量,在经过一番协商后,还是有不少人想要去海边看看,最后人分成了两波,想休息的一波就先回学校休息了,其余的则搭伴一起去海边。
出于安全的考虑,两边班长商定了一个在商场附近的沿海公路,那条路上还有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麦当劳和便利店。
赵嘉月从小没见过海,所以想和许朝晞一起去,但是杨姝雅和余瑶本身就是本地人,就选择回学校了。
两拨人分开的时候,还能听到余瑶调侃许朝晞的声音:“哈士奇,海边很冷的,别冻坏了。”
许朝晞在哄笑声中比了个拳头的手势,而一旁的张思明则用不怀好意的眼神看向她:“哈,士,奇?”
陈晏和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望向她的眼神里也藏着一丝好奇。
还是宋团圆在旁边补充:“朝晞是北方人,刚来这边的时候说自己不怕冷,但没想到南方是湿冷,还没有暖气,每天就属她穿得最厚,大家都说她是北方的狼来南方冻成了哈士奇。”
“哦?”张思明的尾音刻意上扬,“哈士奇,那你有点丢我们北方人的脸啊!”
许朝晞扭头“哼”了一声,拒绝讨论这个伤心的话题。
还是赵嘉月出来救场,转移了话题:“好啦,我们快看看怎么去海边吧?”
因为距离不远不近,时间又有些晚了,最终九个人决定分三辆车去,正好有三位男生,一人坐镇一辆。
陈晏和带着许朝晞和赵嘉月坐一辆车,他们的车来得最早,三人上车后都在闭目休息,中间经过一个隧道时,灯光一闪一闪,许朝晞被晃醒了。
她向右看去,赵嘉月已经睡着了。
她又向前探探头,陈晏和靠在座椅上一动不动,可能也睡着了吧,正当她准备伸回脑袋时,前排传来熟悉的声音:“怎么了?”
许朝晞吓了一跳,先是看了一眼旁边的赵嘉月,可能是志愿者工作太累了,她睡得还挺熟的,没有被吵醒,然后用很小的声音回答:“没事没事。”
前排就再没有发出声音。
但许朝晞的心里还是有一些疑虑:陈晏和,到底是因为什么不开心呢?
前排的陈晏和没有再闭上眼,而是侧着头看向窗外。
深夜隧道里的车不多,所以司机开得飞快,快到隧道两边的墙壁都模糊了起来,昏黄的灯和阴影在车窗上迅疾地切换。
明。暗。明。暗。
就像他和许朝晞。
为什么会这样想?陈晏和也说不清楚。
下雪的时候,许朝晞问他为什么不喜欢下雪,他回答的是实话。
但对方显然没有理解他因此而焦躁的原因。
骑车不方便,坐地铁,转公交,甚至打车都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什么要因此而闷闷不乐呢?
陈晏和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
一家人在安州的日子过得不算太差,但也有些紧巴,父亲省钱省惯了,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在凌晨六点准时骑车出发去上班,郊区的工厂离家并不近,骑车大概要一个小时,但即便这样,父亲还是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了下来。
他知道下了雪,只要换一种交通方式就好了。
但固执的父亲不会答应,金钱是唯一可以说服父亲的理由,可他还没有说服父亲的底气。
在许朝晞热情地提出建议的时刻,陈晏和感受到了来自她的善意里裹夹的温暖。
但与此同时,就像太阳投下炽烈的光芒之时,必定会带来更为浓重的阴影一样,他还感受到了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是如此不同的存在。
这世上,可能本就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