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读项羽本纪,看项羽做事风格,完全狂风暴雨,摧枯拉朽,极其明显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尤其看他不断地坑杀俘虏,坑杀抵抗者,纵容手下烧杀掠夺,这都是极其不得民心的做法。而对待手下,又比较刻薄(比如陈平曾经平定的地盘被抢居然要被杀头),轻易不会信任重用(比如韩信,韩信出了很多计策都不被采用),又轻易怀疑(比如范增,范增跟了你这么多年你都不了解吗?老头尽心竭力辅助你),但是在涉及仁义道德层面又好面子游移不定(鸿门宴放走刘邦,放弃杀刘太公,最后自杀),对自己家族的某些成员(比如项伯)警惕性不够,所以他的失败是一种必然。
相反他的主要对手刘邦,那是特别听人劝,特别不要脸,最少前期对人也真的宽和,世情通达,舍得给手下好处,经得住背叛挫折,排除一些幸运的因素(刮大风让他逃跑之类)这种人赢的其实很明白。
这应该也跟两者的出身阅历有关。
项羽出身军事世家,他的基础规则是军事贵族那一套,幼年的流亡经历,造成他不觉得杀人有什么障碍,一直都是精英又力大无穷,也不觉得别人比得过自己,所以他的骄傲也是必然。
刘邦则出身要低微一些,虽然也曾经热血沸腾,呼朋唤友,但家庭条件造成他不可能呼风唤雨,而是在家族里被斥责。也曾经投靠张耳做小弟,但是张耳后来自己也流亡,刘邦应该本身是吃过很多平民阶层的苦头,了解民间疾苦,了解人性,必要的时候肯分好处给别人。后来做秦国的小官,也是被派遣过押送服役人员(要远行,还要自己备口粮,承担服役人员逃跑的责任),被迫造反的时候年纪大了,棱棱角角的被磨得不少,挫折打击也受的多了,所以心里强悍,屡败屡战,就是不死。
下一篇咱们就讲刘邦。看看这个开局起点很低的大器晚成的人怎么一路飙到皇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