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帛动人心,那些世家大族可是比平民百姓更知道钱的好处。
毕竟他们是在财富堆里长大,百姓根本想象都不敢想象的骄奢生活。
“若无证据庞某怎敢在公堂之上大放厥词?您说是吧,廷尉大人?”庞淄干脆将水搅浑,比起让他捉摸不透的九皇子,对他人的拿捏从来没失手过。
本来尽量和御史大夫一样当不存在的廷尉,突然被堂下犯人呼唤,拉进这场不讨好的局面。
心中忍不住苦笑,同时恨不得直接把这个骗子拖下去,反正人证物证具在。
他想趟这趟浑水吗?他不想!
经过堂上这三人的反应,廷尉那还能不明白,或许知情者中他知道的算是最少的那一个,无论大司马还是九皇子明显知道更多内情。
而古董商更别说了,他是此次案件的参与者,或者说他知道的才是最多的。
怎么掺和?他哪边都没办法站!
可他是此次的审理官,堂上他就是最大话语人,庞淄将他拉入局本身就合情合理,他作壁上观一句不开口才是最大的问题。
无奈的廷尉下定决心,审理完此案之后就向仁安帝请辞告老还乡,如今越来越波云诡谲的朝堂没法待了。
“若有证据可直接呈上,公堂不是你随意开口就能构陷官员的地方。”廷尉不想得罪大司马,到案子也不能就这样僵持,特别此次属于公开审理,那么多百姓看着,他更是不能偏袒。
“庞某有一账簿,记录了各位世家大人的交易,里面好些物件都属于某些大人独有,庞某不敢撒谎。”察觉出自己要被当做弃子处理,于是干脆将后手拿出来。
忙于自保的古董商,反而没工夫去和让他屡次吃亏的九皇子较劲。
大司马脸上神色几次变换,一时憋的通红,似是被戳中痛脚,他想发作,又担心坐实恼羞成怒,他确实理亏之名。
反倒是被架到了火上进退两难,怎么做都成了错。
南枝心中暗自摇头,大司马还是被捧得太高,古董商是从底层摸爬滚打起家,可以说是最不需要的就是脸面。
为了利益他可以豁出一切,从没见过这样一言不合就掀棋盘的人,大司马自诩世家大族颜面不可随意丢弃,自然也不可能放下身段和一个商人争辩。
听到廷尉直接让庞淄呈上证据,他心中就暗道一声不好,结果根本没来得及拦下古董商的嘴。
南枝若有所思,大司马似乎不认识庞淄背后之人,不然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被出卖了,同时莫惊雷也是真没派人捞庞淄。
如今的局面反倒有意思起来,上当受骗觉得颜面尽失的大司马,更想直接将庞淄这个造成他落入如此局面的古董商灭口。
让南枝都觉得滑不溜手的庞淄干脆将大司马最在意的颜面放地上踩,这种对方只是稍作试探,他就准备直接和对方同归于尽的作风,还真是够果决的。
只是不知道对方对于莫惊雷到底是个什么看法,此人效力的对象真的会是四海商会?
依照莫惊雷用人喜好而言,这个过于狡猾的聪明人应该不在他的选人范围之中,这里面的事越多,南枝反而越兴奋。
拔出萝卜带出泥,最好把这一连串都攀扯出来,庞淄的案子一审完正好能和之前科举考题泄露的事一起,将一大批人革职查办,让仁安帝放心安排自己人补位。
南枝就差没在一边鼓掌起哄:撕的好!再撕响些!
他一直觉得庞淄身上有违和感,除了所谓的“神启”外,他真觉得对方像是什么教派信徒。
而且还不是什么正经教派,他记得原著中也曾出现过一个名为黄天教的,只不过没有形成规模,或者说世道太乱他们根本没办法生存。
当初看到那个黄天教的时候,南枝就想吐槽,这真不是什么平行世界的黄巾军吗?连口号都一模一样。
南枝都想问能不能别再逮着三国嚯嚯了?
比起东汉末年爆发黄巾起义的黄巾贼,这个黄天教的实力就十分不够看。
不过玄玄乎乎的那一套倒是如出一辙,这个庞淄不会和那个黄天教有关系吧?
还在和大司马互磕的古董商,敏锐的察觉到九皇子古怪的目光,从来没在对方手中占到便宜的庞淄,立马升起警惕之心,结果对方撇开头不再看他。
???
心中带着不解,但如今更重要的是如何好好的活下去,摆脱如今尴尬局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商人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庞淄根本不在意手段下不下作。
“如何?庞某能拿出证据,大司马可否拿出否认证据?莫不是要说庞某伪造账本?”庞淄口才比大司马好,把人堵的哑口无言。
“你……谁又知道你是不是谁派来诬陷本官的,清者自清!本官岂会惧你?!”话说的十分强硬,但大司马宽大袖口遮掩住的手都攥出血了。
就在剑拔虏张之时,一名去找账簿的衙役匆匆从外面跑进来,慌忙禀报。
“大人,古董商庞淄在京城的别院走水了!”别说账本,整个别院都烧起来了,如今火还在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