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艳阳,是个好日子。
林熹桐一早便起,不敢有片刻耽搁。
虽非怀胜心,可一路上,林熹桐还是免不了紧张。
若能胜过此次医术考核自是极好,可若是不能,也算不上可惜。
那日登名处不过是顺天院一隅,今日再去,林熹桐才知道这顺天院究竟有多大。
随小吏步入顺天院深处,便见许多四方号舍,专为应试者所用。
两日考试,林熹桐得在这儿住上一晚。
宋延礼已在顺天院待了许多日子,自定下择医一事那日的后一日起,他便同张中归张太医等人在顺天院内拟题,即便明日考完,几人仍是不能离开,还得在这儿批卷,待所有妥当才能归家。
张中归待得烦闷,忽地目光一顿,想起一件事来。
“方才院吏传话时我才知道,今日这百余人中竟还有一女子,这可真是稀奇。”
“女子?”
几人显然有些诧异。
张中归抿一口茶,“真是有胆量,只是不知她资质如何。”
宋延礼终于开口:“张太医若是想知道她的资质,等她过了此试,不就能略知一二?”
张中归摆摆手:“宋太医说笑,这些日子忙于拟卷,又要等着批卷,我哪有心思再去看她?我啊,只想早日归家歇上几日。”
他面色渐渐凝重,垂首叹了口气,“也不知这次,能不能选出一人来。”
白日虽暖,可到了晚上寒气慢慢升起,冻得人发颤。
号舍狭小,只能容下一人,墙体薄,帘子轻,根本挡不住凉意,院吏虽发了被子,可她仍是冷,林熹桐只能缩在一角,好让自己能暖些。
越冷,林熹桐便越希望洛宋淮能在自己身旁,至少这样,她不会再冷。
这一夜,她过得并不好。
两日考试下来,林熹桐浑身酸痛,只想早点回家。
洛宋淮告诉她,等她回家,便会做上一桌好菜,犒劳她多日辛苦。
刚走出顺天院,张正钧穿过人群,在她身后不远处叫住她。
“师妹,这两日劳累,和我一同到老师家吃顿饭吧。”
林熹桐顿住,有些不好拒绝他。
济仁堂只有林熹桐与张正钧两人参加此次考试,老师师母定在家等着两人。
“师兄,要不改天再去?昨夜我没睡好,想回家好好歇息,代我向老师和师母说一声吧,明日我再去找他们。”
思来想去,林熹桐还是决定拒绝他。
张正钧点点头,“这样也好,昨天夜里凉,记得回家喝点驱寒的汤药,免得染上风寒。”
刚到家,洛宋淮便在院中等她。
原本沉闷的心一瞬明朗,林熹桐脚步也轻快起来。
“你这两日吃的定不算好,我为你做了些家乡菜,待会儿就可以吃了。”
洛宋淮牵起她的手,眉头紧皱,“你的手为何如此冰凉?”
他将她的手紧握着,那股寒意却迟迟不散。
林熹桐又想起昨夜自己冻得发颤,便不觉往洛宋淮怀里缩。
“号舍实在太冷,院吏给的被子又薄,昨夜我过得一点也不好。”
洛宋淮将她牵回房,为她将汤婆子灌上热水。
“那里自然是比不过家中的,此试又在冬日,更不好过,幸好只有两日,能少受些罪。”
林熹桐抱着汤婆子,又给自己披件衣裳,许久她才觉得好些。
桌案上纸页铺展,砚台中的黑墨已干,无有一点儿残墨。
林熹桐将洛宋淮写的稿捧在手中,小心翻阅。
这是一本记录草药的医书,常见形态各异的草药画像,其旁亦有注解,让人知形明性。
洛宋淮未将此书写完,林熹桐手中的纸页也算不上厚,却尤为沉重。
林熹桐忽然很期待,期待此书完本那日,她更想看此书刊印成册,能有更多人翻阅此书。
这是他短暂一生的凝聚,是他能留在这世上唯一的东西。
她看得入神,浑然未觉洛宋淮站在她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