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秦始皇孙天界直播日常 > 第19章 秦皇虎视苍生群,汉武馀烈尚氛氲⑥

第19章 秦皇虎视苍生群,汉武馀烈尚氛氲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说史料有问题,说这个和儒士关系不大行的秦始皇或许没大家以前说的那么狠辣绝情,是你们这些文人抹黑的,这是想干嘛?想掀桌子,还是想造反?

一个人有几条命经得起所有人的炮轰?

还是当不知道好了。

总的来说就是,大家也不是不能察觉到不对,但无人在意,也无人愿意为着这种事情掀风起浪。

“始皇帝贬儒尊法,被儒士排斥,也很正常。”有人同自己的好友道。

他好友还没来得及回话,就被正好听见这句话的嬴棠抢答了:

【说起贬儒尊法这个问题,我觉得,也该做个澄清。按着诸位的说法,儒家和法家,该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始皇帝重用法家,就势必要打压儒家,对么?】

“不是我们觉得啊,他自己就那么做了,不是吗?”儒士为自己辩解。

【事实上,在历史上,关于秦始皇到底崇尚什么家,一直没有定论。有说阴阳家的,因为《史记》中说了一句“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觉得秦始皇既然用到了阴阳五行之说,那他一定是阴阳家学术思想的忠实者吧?】③

“胡言乱语!”李斯脸色涨得通红,“阴阳家算什么?陛下不过是部分决定用了他们的话,怎么就成了忠实者了?说这话的后人是谁,站出来,某势必要和他好好论论!”

紧接着,其余法家学派的臣子们也站了出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对此说法进行斥责,力求把阴阳家从竞争里踢出去。

那边阴阳家的也不甘示弱,虽然见不到面,但隔着空也是能对骂的。

嬴政抿了抿唇,一副“我就知道说到这个话题肯定会变成这样”的表情。

扶苏额角冒出一滴好大的冷汗:这架势……怎么看着比夫人们争宠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人平时看着挺斯文的,怎么一涉及到皇帝最偏爱哪家思想,就变成这副样子?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一个意思:我要那头死!

【后世有一位文人曾经说过:“秦始皇的精神从严刑峻法的一点来说是法家,从迷信鬼神这一点说是神仙家……墨家也尊天右鬼,重法尚同。因此我们要说秦始皇也把先秦诸子的大部分结合了,这也是说得过去的。”你们觉得有没有道理呢?我觉得有道理,他确实哪家思想都沾点嘛!】④

他这种明显搞端水的行为引得了秦时诸子百家人的一致唾弃:“说了半天没有也没个定论,你会不会讲课啊?不会下去我们上!”

诸天万朝之人闻言一脸拒绝。

诸子百家搞辩论?

如果是无所事事的时候听着是很有意思,但现在大家吃瓜呢,你们这辩论得到啥时候啊?

秦始皇你快出来管管他们啊!

他们是争的你的“宠”啊!

嬴政亦无听辩论的心思,便道:“再吵就都去咸阳市,在那里吵个够。”

世界安静了。

嬴政以目光示意嬴棠继续。

嬴棠朝他拱拱手,清了清嗓子:

【一定要论出个结果的人,你们是不是忘记了,秦始皇,他是皇帝,不是专门搞学术思想的,如果硬要套一个“家”在他身上,也该是“政治家”。政治家对真理的追求,本就不是忠实的,如果他只专注于一家思想,那他治什么国呢?直接搞思想研究不就行了?】③

嬴政微微颔首——

正是这个道理。

管你什么思想什么主张,我只要我需要的、符合大秦现状的,如果几家都各有长处,那几家都用也不是不可以。至于学派之争?

不好意思,不感兴趣,你们吵翻天和我也没关系。

刘彻连连称是:“依我说,诸子百家的思想,单拎出来,都不适合治国,还是得取各家精华杂糅在一起。”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傻瓜皇帝只用一家思想吧?

小孩子才做选择,作为一个成熟的皇帝,当然是都要啦!

【他对儒家的态度,和对其他家,其实没有什么大差别。这一点从很多地方都能看出来:秦始皇本人很重视礼仪教化和忠孝之道,秦对官吏的行为规范里面也涉及到了儒家所提倡的“宽容忠信,和平毋怨”。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就说他排斥儒家了呢?何况秦博士七十人,当中也有儒学士人,真要针对,他干嘛招呢?为了隔三岔五气自己一次吗?】⑤

【就我个人观点——我觉得,对他而言,针对儒家,是没必要的。诸位不要被迫害妄想症了。】

虽然是后世的词汇,但字面意思很明显,所有人都能听得懂。

这扫射范围就大了。

如果他们手上有烂菜叶和臭鸡蛋的话,估计就直接朝着嬴棠扔了。

“照你这么说一切都是我们的妄想?就算没有‘坑儒’,那公子扶苏说他用重法对待儒生,这你没办法否认吧?你让你父自己来讲!”

扶苏又一次中枪。

他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嬴棠现在讲的全是未来的事情。

三十岁的扶苏干的事情,你们却揪着一个二十岁的扶苏不放,这合理吗?

那人一句“重法对待儒生”,不光是和他持相反观点的人,就连他的同伴,也捂住了脸。

嬴棠惊异:“秦国的法严,这不是你们自己说的吗?儒生如果犯了大错,那用上重法,有什么问题?还是你们觉得儒生应该拥有特权呢?”

他这句话可把所有儒生架起来了。

这种事情吧,你梗着脖子说不需要,那他会说:“看,你们自己人也说要公平公正,那你犯了错,当皇帝的罚你,有什么问题?”如果你顺着这句话下去了,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说你就比其他人高贵,你就要搞特殊。

疯了吧?

【那你们觉得,秦始皇对儒家态度急转直下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淳于越当着所有人的面驳斥周青臣赞美秦始皇的话、攻击郡县制吗?是因为秦始皇泰山封禅遇到风雨的时候,儒生出言讥讽吗?】

后世的皇帝们:很好,光代入,就已经开始生气了。

“可是秦始皇没有杀淳于越,也没有杀那些曾经讥讽他的儒生。”刘邦偏过头,若有所思。

这几种行为基本上属于“贴脸开大”了,换做那种真暴躁的直接就给你清算了。可秦始皇居然没有任何针对性的行动。

有人可能要说,你怎么知道他没有清算啊?也许他悄悄地悄悄地就把人干掉了呢?

醒醒,不说那么多人呢,就说淳于越本人,那么大一只仆射,凭空消失了,当时那些儒生能不可了劲儿地提?后世那些文人能不浮想联翩?能不抓紧时间再逮着一个点骂秦始皇?

“尉缭说秦始皇长得就刻薄寡恩,秦始皇没动他,还让他当国尉;王翦说秦始皇这个人性情粗暴,直接指出替他打仗有功劳也难以得到赐爵,秦始皇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大笑……他这‘暴君’,未免也太不够格了。”朱厚照用玩笑的语气对左右道。

左右对此都只是“陛下说的是”地附和,没有作多余的置评。

他们也只是这个皇宫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内侍,品秩不高,还不到那种呼风唤雨的地步,自然不敢对一个皇帝随意发表看法。

朱厚照见状,面上才溢出的笑容复又淡去了。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史记》。卢生侯生议论了这么几点:1、秦始皇狂妄自大、残暴不仁,2、他重视断案的官吏而对博士多有冷遇,以自我为中心,不肯虚心纳谏,3、他重刑罚好杀戮,动不动就对人施以严刑,从官员到方士,脑袋都悬在裤腰带上。大家觉得,哪一点,是让秦始皇最不能忍受的呢?或者换句话说,换做是你自己,你觉得哪点最让你生气?】

朱厚照举手:“我习惯了,他们骂什么我都不会觉得奇怪。”

朱祐樘遽然起身:“啊?!”

这什么情况?谁能告诉他这什么情况?!他儿子怎么就对这些话“习以为常”了?

刘彻倚在靠背上,懒懒道:“全都不能忍!”

嬴棠本来是想借着大家都会选择的答案来引出下面的内容的,结果蹦出来这么两个不一样的焰火,属实让他无措了一瞬。

最后是李世民站出来替他解了围:“自然是第三点,这已经不是对个人人品的批评了,而是实实在在的,要带跑风向。”

这种话传到百姓耳朵里会是什么样子?

官员、术士都时时有性命之忧,那你们这些普通人呢?是不是会更惨?

本来秦统一没多少年,这六国之人,心就不在大秦上。

这些人这么一说,不就是要让本就不稳的民心雪上加霜吗?

【然也!】

嬴棠对适时解救他的李世民感激无比,若非还在讲正事,他就要现场来几个揖了。

【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对于攻击他本人的话语,容忍度还是非常高的。但是你要煽动人心,威胁大秦的统治。他就忍无可忍了。所以,《史记》中,面对这种情况,秦始皇选择了以“妖言”罪,将涉事人员交给了御史审理。综上所述,你还能坚持说他就是针对儒家吗?】

他分明针对的是一切试图和大秦为敌的人。

司马迁也觉得有必要为自己辩解一下,就这个天幕的机制,没准儿某年某月某日他就撞上了秦始皇本人了:“我套入我自己的思维想了一下……我也只是把知道的东西都写上去了啊。不管是前面侯生卢生毁谤秦始皇、妖言惑众这件事,还是后面扶苏的话,我都没有说他是针对儒生啊!”

前面是方士自己犯了诽谤罪、谣言罪,后面惩罚“诵法孔子者”也是用的“法”。读下来,一点针对性都没有啊?

哪点提到他讨厌儒生了?

所以始皇帝,后人过度解读,能怪我司马子长吗?你多看看刘向他们啊!

【如果大家觉得我一心向着嬴秦,那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知所学分析一番嘛。把“以法为教”付出实践也好,用道家的清静无为⑥也好,其实都是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包括前面提到的“神仙学”。】

后世的文人墨客说到秦皇汉武,总会提到他们寻仙求药的事情,并对他们这种迷信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但他们忽视了,秦始皇他的所有决策,都是围绕着政、治转的。

说白了,就是这个人,是理性远远胜于感性的。很少纯出于个人喜好去做某件事,大多数时候都是看它背后掩藏的利弊。

就拿求长生药这点来说,他要长生是为了自己享福吗?

他那是为了让自己能为大秦奋斗千百年。

所以对秦始皇,不能拿普通人的思维去套他的思维,要想摸清他在想什么,从政、治局势角度分析就对了。

【都说秦始皇痴迷于寻仙,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的原因呢?你们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好想的,他是个皇帝,想当不死的神仙独霸江山千万年,不是很正常吗?就是他有点着魔了。但是就秦始皇这个人而言,他真的会为什么东西“着魔”吗?除了在大秦搞基建外。】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秦始皇为什么后期那么执着于进行寻仙活动呢?最表层的目的,应当是:“崇方术而抑巫鬼”。巫鬼,大家是不是能联想到什么?】

秦武王位面的嬴稷立马道:“楚人尚鬼崇巫。”继而用一种自以为隐蔽的小眼神儿,觑了一眼身边的人。

他老娘芈八子呵呵一笑。

【不错。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是非常信仰鬼神的。众所周知,信仰可以控制人心,秦始皇要达到人心真正归秦,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从信仰崇拜上下手。他想要借着提高方士的地位,来打压原六国巫祝的势力,然后,整合思想。】

“你又不是他,你怎么晓得他就是这么想的?”刘彻嘀咕道。

这当然不意味着他政治敏、感度不行,相反,结合现有的对始皇帝的了解,刘彻心里对嬴棠的这种说法,是相信的,甚至还有一种“果然如此,这才符合他人设”的感觉。

但是心里清楚是一回事,不想接受又是另一回事。

说好的大家是修仙发烧友,要寻仙一起寻,要被文人讥讽就一起被文人讥讽。

可你这个浓眉大眼的,怎么和我不是一个目的啊?

嬴政若是知道他的想法,必得回一句:那是你自己认为的说好,我从始至终一句话都没说!

这话嬴棠就不高兴了:“您这话,仿佛和他接触过的是您?”如果是个其他什么划水帝王这么说,他是要直接来一句:“你是他孙子还是我是他孙子?”的。但说这话的是汉武帝,嬴棠始终秉持着“要尊重一切值得尊重的人”的原则,所以对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也总保有尊敬和耐心。

刘彻:“你这么说是吧?行,你等着。”这就在群里和始皇帝培养“兄弟情”去,你小子早晚要喊我叔祖!

嬴棠:???

嬴政:……刘彻,你真的好幼稚。

“我还想说呢,天知道我下了趟人间看到那些关于秦始皇关于秦朝的文献有多震惊,我寻思着我那会儿也不这样啊,难道大父是假秦始皇?”

嬴政睇他一眼:“你为什么不怀疑你有个假大父呢?”

“因为正常人复刻不了我大父的英明神武气宇不凡,您的光辉比正午的日十五的月还夺目,其他人再好,和您一比瞬间就黯然失色了。”嬴棠大多数时候说话的语气都是慢慢的,说这句的时候却是堪称飞速。难为他用这么快的语速还能把词吐得清楚,并且配上这样诚恳的表情。

可见这样的话他曾在心里想过无数遍了。

就是这三千年估计没好好读书,临时补课,说话水平不太行:“你夸的是朕还是灯?!”

“我,我打个比方……”嬴棠缩了缩脖子。

这窝里怂外头横的家伙在转向其他人时很快恢复了“高深莫测”的神情:

【其实对比一下四散在各地的巫祝势力和方术士的思想、活动范围就知道了。方士们没有地域根基,全靠皇帝,巫祝就不一样了,他们和本土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基深厚,如果真的放纵他们一直活跃下去,那么造成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大家不服中央不服法,反而对巫祝们言听计从,如此下来,国家还要不要了?再就是巫祝就是他们散落在各地,真要干了什么,中央不一定能及时知道并且采取措施镇压,方术士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就比较集中,干了坏事完全可以一锅……】⑦

“咳咳。”扶苏即时制止。

嬴棠迅速把到口的话吞了下去,转而道:“可以方便一起审理,免得口供对不上。”这个说法够委婉了吧?

方术士们敢像六国贵族一样,不满意就可以直接声讨吗?

那必然是不能的。

他们腿可没那个所谓的卢生侯生利索。

忍了。

【最后,在思想上,打着“成仙”旗号的方术士们更偏向已经统一了的大秦,而各地巫祝势力……大家懂的都懂,我就不多做赘述了。大家完全可以再代入一下,如果是你们,面对顽固的、足以煽动叛乱的巫祝势力,你们会怎么做?灭掉?】⑧

“说不定乱得更快。”刘邦道。

“灭不完,根本灭不完。”李炎一脸阴鸷。

【那怎么办呢?】

“用神打败神啊。”朱厚照左手七星剑右手佛珠,不知道他是从哪个角落扒拉出来的。

众人:“……”

你别说,你还别说!

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震惊!有些人表面上是封建迷信忠实追求者,实则就是走个过场,对鬼神信不信完全是看利用价值的!

可问题来了。

照上面的数下来,坑儒可以打假,求仙是为了巩固统治,合着他不那么迷信也不是什么暴力分子?

你这样让我们下次写文章用谁的典?

“不是还有汉武帝吗?”有人用自以为的小声咕哝了一句。

他同伴赶紧捂住他的嘴:“别被汉武帝听见了!”

刘彻:……你打量着朕砍不到你是吗?

嬴棠:不是,非得举他俩的例子吗?没他俩不会写文章是不是?

果然,越出名,被薅得越厉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