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和他想的不差,里面全是他大秦先祖。连襄公穆公都有。就是这个“龙凤猪”比较奇怪。
他点进去,发现里面连上他和嬴棠就四个人。
其他两个分别是汉武帝,唐太宗。
唐太宗:“这是什么?怎么就我们几个?”
嬴棠道:“因为你们三个是后世公认的‘千古一帝’,经常合体出现,所以我想着我也不能落后,就组了这个,和你们解释完我就退群把群主权限给秦始皇了……你们不喜欢吗?不喜欢的话我可以解散。”
三人皆回复:不用解散。
千古一帝什么的……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这‘龙凤猪’又何解?”李世民是读过《秦始皇本纪》的,大抵理解这个“龙”指的是什么,但后面那个“猪”让他有些惴惴。
毕竟如果嬴政是“祖龙”,那按着时间排,这个猪……
李世民拒绝接受这个称号。
“祖龙这个称呼首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世又常习惯用‘龙’代指皇帝,您是第一个‘皇帝’,自然就是‘祖龙’咯!”
这个外号寓意不错。
好听。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
“‘凤’是后世人喜欢喊唐太宗为‘二凤’,因为他在他家是次子,又作过《威凤赋》。”
李世民松了口气——
不是猪就好。
二凤,不错,还挺中听。
刘彻猛地起身。
周边还未散去的臣子们又被他这动作吓了一跳。卫青忙问:“陛下,怎么了?”
刘彻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无事,诸卿莫慌。”
群臣:陛下你这个看着不像是没事的样子。
刘彻没再分多于精力给他们,在光屏上疯狂划拉:“他们一个龙一个凤,凭什么我就是‘猪’?这不公平,你给我改了。”
嬴棠莫名其妙:“又不是我给您取的,我怎么改?您要怪就去怪《汉武故事》的作者吧,是他在里面说您原来的名字叫刘彘的。”他一开始也以为这是正史来着,后来为了直播恶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是小说杜撰的。
“那《汉武故事》作者是谁?”刘彻磨着牙。
“不知道……目前只能猜测是汉成帝时期的某个人,可能还是个民间文人。”
“汉成帝是吧,行。”刘彻转头就去他们大汉皇帝群戳刘骜。
飞燕近日作了个新舞,刘骜正忙着欣赏呢,冷不丁传来一阵“叮叮”声,他本不想理会,但无奈那人锲而不舍,他只得点开光屏。这一看给他吓了一跳:
“武帝陛下,您找我?”武帝找他能有什么事情?
“这么久不回,你刚才在干嘛?”
刘骜下意识地慌乱了一下,但想到刘彻并不能看见他这里的情况,便理直气壮道:“我批奏折呢。”
“是吗?”
“是啊是啊……”
“呵呵,秦始皇听到那么多‘叮叮’声都会被烦得不得不回复,你说你比秦始皇更勤劳?骗谁呢?!”吓,什么都瞒不过他。
刘骜:“武帝陛下我错了,其实我在看歌舞……您有什么事情吩咐?”
刘彻带着目的来,懒怠和他多说,见他问了,便直接切入主题:“找出《汉武故事》这本书,找出来后查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他一定要知道是哪个混蛋造他的谣。
“啊?”刘骜懵了——怎么突然要找这个?
“让你找你就找。”
“哦哦,好的好的。”
那厢李世民见刘彻没回复了,和嬴政道:“他估计是让汉成帝替他去找《汉武故事》的作者了。”
嬴政:“……他找出来又能拿人家怎么样?”他汉武帝要怎么教训一个汉成帝时期的人?
“应当会让汉成帝替他罚那个作者吧?”李世民猜测。
“那就显得他更幼稚了。”还专门让别人替他出气,小孩子行径。
“始皇陛下,您以为后世关于您的编排就会少吗?”回来的刘彻看到嬴政和李世民的对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编吧,朕不觉得后世人骂的会比那些六国余孽难听。”左不过就是那几句,都不用他们本人开口,嬴政就能猜到他们会在自己背后说什么。
李世民立即道:“还是始皇陛下有格局!”
刘彻深觉自己被孤立了。
不过幸运的是,这个称呼,目前只有他们四个人知道……
目前……
刘彻想提醒他们不许把这件事说出去,但又怕他们本来没打算说出去,见他跳脚了,反而一定要说了,不免犹豫起来。
嬴棠贴心道:“武帝陛下你放心,我一定不说出去。”
李世民:“朕不会和自己的臣子说这么无聊的话题。”
刘彻满意了,见嬴政不发话,又戳了他的头像好几下。
嬴政烦不胜烦:“你当朕一天天很闲?”先不说今天本来要批的奏折就不少,又有天幕出现和未来的一系列变故要处理,时间掰成两瓣耗都不够,他才懒得搭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熄了屏幕,嬴政再一次把目光放在了朝堂上。
赵高浑身一哆嗦。
“先前扶苏说得对,我大秦律法严明,不好用未来的事情定赵高现在的罪,这,该如何是好?”嬴政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注视着李斯的。
李斯心领神会,想也不想道:“若陛下不弃,臣愿替陛下分忧。”他也不是个大度的人,那个世界的赵高如此坑害他,他若不能让其也“具五刑夷三族”,誓不为人。
嬴政唇角微微一弯:“算将功折罪?”
李斯稽首而拜:“不!臣之罪孽深重,百死莫赎,不敢妄求‘折罪’,只求陛下能给臣继续为您效劳的机会。”
嬴政没有立即表态,只是微微弯下腰,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好好想想,不要忘记,那个你是怎么死的。”
现在大秦正是用人之际,李斯活着的价值远比他现在死了更高,因此,嬴政并不打算杀他。但同样的,嬴政也不打算就此过去。
毕竟,他此生,
最恨背叛。
“朕保留你的廷尉之职,但二十年之内,你,及你的亲族、子嗣,不会得到任何爵位的封赏……至于你长子和吾女的婚事,且叫他拿军功来换。三年之内,若他不能给朕满意的答复,那这门亲事,也就此作罢。”李斯虽然在他死后做出了矫诏之事,但他长子李由却是个可造之才。
他的公主如今正十四,三年,也不算耽搁,正好留她在宫中多住几年。
先前胡亥自屠满门一事让嬴政看到自己的儿女便觉心中隐隐发痛。尤其是女儿。女儿不能继位,他也甚少让女儿接触政事,故而对她们,他总比对儿子们多几分温情。
嬴政实在难以想象,他这些金尊玉贵娇养长大的女儿,在被虐杀时,是何等的绝望害怕。
“谢陛下!”李斯再一次稽首。
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说到做到,说不和自己的臣子讨论汉武帝的小名就不和他们讨论汉武帝的小名。
他点开了姬发的头像。
这是他刚才自己研究出来的,他发现这个东西,戳两下,可以拍一拍,戳一下,可以点开一个新的屏幕,给那人单独发送消息。
“武王,您知道吗,汉武帝,就是刚才那个嘲笑你的家伙的外号,叫‘小猪’。”
姬发:“???”
他抬头,望向侍立在一旁的姬旦。
他先前因为三监之乱一事大动肝火,险些晕厥过去,故姬旦一直注意着他的动静,见他看过来,两步上前:“我王,怎么了?”
姬发沉吟片刻:
“……旦,刚才那个嘲笑我们的家伙,叫小猪。”
姬旦:“……”
姬发又点开周王群:“你们知道吗,刚才那个后生叫小猪。”
姬诵:“……”
姬钊:“……”
周朝众王:“……”您还挺八卦?
姬昌:“儿啊,你别说了,你阿母刚才看到这条,说在背后说人小话,还和一个后生斤斤计较,非君子所为,要罚这里的你抄五十遍家训。”
姬发只觉自己病得更严重了。
大秦群。
嬴子楚拍了拍自家大父和父亲:“王大父,父王,方才棠告知我,那位始皇帝,正是我儿政,咱们是不是要快快将他接回……”他这里虽然赵国早在知道他被册封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许诺把他家眷送回,但他父王继位三天就去世,嬴政母子还在归国的途中。
嬴渠梁大惊,劈里啪啦发了一大段文字过去:“你儿子?始皇帝是你儿子?什么接回?这孩子难道不在秦国吗?”
两人这段对话叫其他秦国君主也坐不住了,纷纷道:“问什么问,快快接回是要紧啊!”今日透露的信息还不算太详细,若是再过段时间,叫其他国家也发现破绽了,要对这孩子下手,该如何是好?
嬴驷急上头气得往嬴稷脑门子就是一下。
嬴稷:“???”
嬴驷:“你是不是让那孩子做质子去了?”
嬴稷:“当王的是未来的我不是现在的我,如果您要追究,就去揍未来的我吧。”
嬴驷抄起一旁的竹简:“你还敢还嘴!”嬴稷拔腿就跑。父子俩绕着殿内的漆柱你追我赶。
直到群里又一次传来叮叮声,嬴驷才停下了,扶着柱子气喘吁吁道:“你,你小子,等着……”
嬴稷走过去,十分孝顺地给他拍背:“我王,如果我惹您生气,您可以打死我的。”
“你打量着为着政儿,我不能动你是不是?!”嬴驷气得两眼发黑——这小子,说什么“您可以打死我”,换之前他敢说么?孽子,孽子!
嬴稷举起手:“您冷静——看,看群。”
嬴驷瞪他一眼,随手丢下竹简,点开消息。
秦昭襄王:诸位先祖放心,刚才棠也和我说了,我已经下令将阿政母子接回。
又拍了拍子楚:“你以为寡人是你?用得着你提醒?!”
嬴子楚:“我也是担心……”
嬴柱也道:“我这里阿政他们已经在路上了。”方才嬴棠火急火燎地找到他问他继位几天了,然后给他塞了瓶不知道什么药,说是可以暂时缓解他的病情,后续还要好好调理。
他们还算是比较和谐的。
不和谐的是嬴荡这里。
他自知道秦始皇就是嬴稷的曾孙之后,就遣人将在外为质的嬴稷接回。这一举动遭到了母亲惠文后的强烈反对:“你若将他接回,岂不是动摇你自己在秦国的威信?”
嬴荡道:“孩儿是秦国的王,难道他们还能造孩儿的反不成?”将来传位给嬴稷的孩子,再由他们将王位交接到嬴政手上。若他这次能活久一点,说不定还能亲眼见到这位一统天下横扫六国的始皇帝呢。
“何况儿本来就更喜欢打仗。我听棠说,稷弟在的时候,六国都害怕他,若他归国,于内政上协助,对我对大秦都有益处。”
“你怎知他甘心屈居人下?!”惠文后就差揪他领子了。
“没有什么比大秦更重要,”嬴荡面无表情地扫视了一眼母亲,眼底的冷漠叫惠文后心惊,“寡人只要秦能一统,只要那孩子能完成我大秦历代君王共同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