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
嬴政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李斯。
【本段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没错,还是我们的老朋友司马迁。】
嬴棠呱唧呱唧鼓起掌。
于是司马迁又一次成了所有人的焦点。他以袖掩面,权当自己不存在。
【这段是胡亥登基以后,赵高劝他的话,大抵的意思就是说:陛下啊,虽然扶苏和蒙恬都死了,但是朝里还有不少活人呢,要不我们浅浅地血洗一下吧。】
秦朝众人:“……”
【开玩笑的,其实他的意思是说,现在朝中大臣和诸位公子对他的正统性还存在疑虑,因为不管是从礼法还是受重用程度,或者是才能,都不应该是胡亥继位,当时始皇帝身边也只有赵高、李斯和胡亥三个人,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沆瀣一气呢?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诸公子。因为他们每个人,对胡亥而言,都是威胁。】
被点名的李斯惊愕地抬起头:“我?!”
由于此前早已有了猜测,嬴政没有多意外。
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话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当时,秦始皇巡游,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随行,当时公子扶苏因为屡次犯颜直谏,而被派到上郡去监督军队,蒙恬任将军。而胡亥之前表示自己想要一起去巡游,秦始皇答应了。后秦始皇病情加重,病逝于沙丘行宫,并留下遗诏,令扶苏尽快赶回咸阳城主持大局。书信和印玺都在赵高手里,当时他的身边也没有别人,所以死讯只有赵高,李斯,胡亥和几个宦官知道。】①
“不对吧,”有人提出质疑,“陛下身边怎么可能只带两个近臣,至少会让会让蒙上卿跟着啊。”
其他人连连点头。
【问得好,当时蒙毅被派出去祷告山川神灵去了。】
秦朝众人哽住了。
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臣更是险些撅过去。
嬴政揉了揉眉心:“传疾医。”
片刻后疾医来了,行了礼,见嬴政正蹙着眉以手覆额,还时不时地做深呼吸,便问:“陛下,您是头痛吗?”
嬴政挥挥手:“朕是叫你们给丞相他们看看。”
开两副药,老人家经不起这接二连三的重度打击。
看不出来您还挺尊老呢!
疾医立即领了旨去给王绾等人把脉,又从随身携带的药箱里面取出一瓶药分别倒了几颗给几位老臣:“呼吸不上来的时候吃一颗就行了。”
“那若是还没来得及吃就不行了呢?”
“那您还是含在嘴里吧。”
老臣们默默采纳了疾医的意见,打定了主意接下来就好好含着药,一句话都不说。
“还有一点,”这次提出异议的是蒙毅,“陛下于李廷尉有知遇之恩,李廷尉当时又已经位极人臣,赵高和胡亥,一个是中车府令,一个是没有实权和势力的公子,又凭什么去说服他,让他站在他们那一边?”
这个问题不需要嬴棠回答,几个当事人自己就能想明白。
“大抵是因为,扶苏公子与我的理念不合,纵使他仁爱宽和,不会为难我,我也不甘心就此退场,更不甘心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李斯说这话的时候,看都没看扶苏一眼。
事已至此,再多狡辩都是无力的,嬴棠犯不着去编这么段话诬陷他。何况代入未来他那个视角,做出这事也符合情理。
他现在已经有一个女儿嫁入皇家了,前些日子,嬴政又许了他长子李由和公主的婚事,这已经是极大的荣宠了,日后他官至丞相,家族只会比现在更加昌盛,在那种情况下,他要能甘心就此隐退,才奇怪呢。
扶苏张张口,想说些什么,但到底没找到合适的话语。
那边刘彻急得抓心挠肝:“怎么不像刚才那样分好几个幕,朕还想看秦始皇的反应呢,光听他讲也太没意思了。”
您是非要把其他位面的人都得罪一遍才肯罢休吗?
众臣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他。
“陛下,他们毕竟是一家人,若是秦始皇要他想个主意让你们碰上面……”还是丞相李蔡站了出来。他这次吸取了之前那人的教训,仿着卫青之前的路子,委婉提醒刘彻。
刘彻丝毫不惮:“他秦始皇座下固然有王翦、李信等名将,可我大汉也不比他们差,真有事,难道仲卿和去病会不站出来护驾?”要是他和秦始皇单挑,就更不用怕了,毕竟秦始皇也没上过战场,他们两人比起剑术武力应该不分伯仲。
一说这,霍去病可就来劲儿了:“臣也很想看看,秦时名将的风采呢。”要是能切磋切磋,就更好了。
嬴棠关了其他位面的音频权限,自然是听不到刘彻他们那边的动静的。他听了李斯的话后连连点头,赞许道:
【果然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
【李斯最开始,对赵高的提议,是拒绝的。但赵高向他问了这么几个问题:和蒙恬相比,谁有本事?谁的功劳更高?谁更谋略深远而不失误?天下百姓更拥戴谁?与长子扶苏的关系谁更好?】②
扶苏:“……”
李斯:“……”这几个问题,扎心了。
难怪历史上那个他会冒着遗臭万年的风险去篡改遗诏呢。
蒙恬:“……还有我的事?”
【不然干嘛连您一起赐死了啊?】
蒙恬按住了自己的心口。
疾医适时地走上去,将刚才的药瓶取出奉上:“蒙将军,您需要吗?”
蒙恬摆摆手:“某征战沙场多年,生死边缘上走的人,这等冲击有何禁受不住的?”区区死亡……
【其实到这里,李斯还是没有动摇,并且让赵高安守本分。】
他这最后一句话没能说服任何人。
就是李斯自己,都长长叹了一口气:“如果我真的不为所动,早就让人把赵高拖出去关押起来了,不会只是一句不温不火的口头提醒。”
嬴政依旧不置一词。
【于是三人篡改了始皇帝的旨意,以“不孝”的罪名令扶苏自杀,又说蒙恬没有尽劝谏之责,命他同死。】
“我才不会信这种话!”蒙恬跟随秦始皇多年,对于他是什么样的人还是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的,他的陛下绝不是那种没事找事的人,更不会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理由去杀他们。
【你确实是没信。】
【扶苏信了。】
蒙恬转向疾医:“要不您还是给我来几颗吧。”好像呼吸有点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