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那段时间迟素为了让魏青别添乱,把魏青送去给廖明山打杂。
廖明山做成后宛如过80大寿的老爷子知道自己中了进士一般疯狂喜悦,端着搓成的药丸,跑着出去了。
魏青看着剩下的材料,若有所思。
罗轩麒死后,此案告一段落,谢国公痛失一员大将,同时迟素让他风光了这么久也开始要条件了。
他要谢国公给他五万人留在皇宫保护他,另外说是为了民生要谢国公把十万士兵解甲归田。
每一条理由都很充分,谢国公几乎就没有拒绝的理由。
犹豫之下,还是听从了新皇的安排。
从罗赤二人的相斗中谢国公也看出他这人不简单,谢国公年岁已高,往后不知道还有几年可活,若是年轻时他必要和新皇再纠缠数日。
可当他看到罗轩麒的尸体,他派了三拨人都没杀掉的副将,到死都没指认他的好下属,谢国公突然就觉得自己真的老了,斗不动了。
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一个会办事的下属跟赤连峰抗衡,他这一死,谢国公又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培养一个新人?培养出来,又能让他享几年福?
于是挥挥手随他去吧,也听从了新皇的意见,留了一部分人给他,再减去自愿回乡的,谢国公的四十万大军,只剩下二十三万了。
愿意留在家乡的将士比他想象中多得多。
谢太师也收拾收拾东西,带着赤连峰回到了南疆。
迟素把从谢国公手里抠出来的兵分给了两个人带,一个是那年在北域戏耍了迟煊整整三个月的女将军,孟祺然,一个则是——
罗轩麒在葬礼举行后的第三日醒来,周围一片漆黑,就在他犹疑自己是不是到了阎罗地府,一个一身青绿色衣衫,形容潦草,胡子拉碴像个道人的老头举着灯笼凑近看,几乎要把灯笼戳进他嘴里。
“你终于醒了,老子的丹药没研究错!”
仔细看看,才发现这人不是老头,只是整个人太憔悴,太杂乱,让人没看出实际年龄,大约三十上下的年纪,就是这精神状态,还真是跟他的外表如出一辙……
“去去去,去找陛下,就说那姓罗的小子醒了!”
小药童在他的催促之下,三步并作两步,脚程极快地去往金銮殿。
放下心中大石的神医掐着时间收拾了一番,拿出八百年没怎么用过的折扇,气定神闲那么一展。
二十五岁的罗轩麒:原来是同龄人,方才完全看出来。
陛下亲临,这回罗轩麒见到的似乎才是真正的陛下。
对方态度亲和,言谈举止让人如沐春风,详细向他说明了他必须“死去”的缘由,和愿不愿意在他手下做事的邀请。
知道自己回去也会被怀疑的罗轩麒:
“但凭陛下吩咐。”
*
女将军孟祺然,可以说是第一个主动找上门投靠的势力。
她似乎非常确定太子殿下最后一定会赢,因此几乎是求着迟素收下自己。
并在见太子殿下的每一面都在极力向对方输入:远离男人保平安,靠近男人才会变得不幸。
她还说自己全身都有这样的烧伤,被迫天天戴面具,就是因为恋爱脑太靠近男人了,可见,靠近男人会变得不幸。
太子殿下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但自从这人目睹了一次太子把魏青拉到怀里之后就再也不劝了,只是看太子的眼神总有种淡淡的幽怨。
可恶,原来你是攻你早说啊,破作者,误导我,害我以为迟素遇男必受。
*
迟昌养好病后启程离京,准备回封地,迟素曾经挽留过他,然而安王执意离开,也许是迟昌常年缠绵病榻,因此眉宇间总有一丝哀愁,迟素曾经问过他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迟昌也只是摇了摇头,说,大仇已报天下之大他并没有什么想要的,如果可以,就把六弟接过来养吧。
六皇子是所有皇子之中最小的,还是走不稳说不清的小孩子。
迟素同意了,不仅同意他把六皇子带走,顺便把六皇子的生母林淑仪也一块儿打包送给他了。
迟昌这一路上并不着急,时而水路时而陆路,游山玩水,好不自在。
只是安王似乎眼神不太好,总是把许多爱穿粉衫黄衫的女子,认成了他曾经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