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羽当然知道那人是谁,但还是觉得让李夫人讲出来比较好,于是会心一笑道:“只要爹不是抛妻弃子般的跟旁人好,无论是谁都可以!”
“你倒是看得开!”李夫人言笑晏晏笑道,“这个人你认识的!还对你很好呢!”
“除了娘,对我好的人,就数姨娘您和长公主了!”辰羽浅笑叹息道,“是长公主对吗?”
“原来你也知道啊!”李夫人看着辰羽笑的合不拢嘴。
“您都提示到这个份子上了,猜对了也不奇怪呀!”辰羽陪笑道。
见身后的母亲和哥哥有说有笑,于是燕仪和燕芸终于忍不住掉头折返,并笑嘻嘻的凑了过来。
“娘你跟大哥在说什么开心的事儿?”
只见燕芸笑脸迎来,却不想李夫人立马摆下脸来:“娘跟你哥自有要事讲,别来偷听!”
“哼!娘偏心!”燕芸失望的撒气道,不忘瞥了辰羽一眼,辰羽只能无奈作笑。
“你还赖这儿干嘛?咱俩不是娘亲生的!”燕仪一脸不逊的催着燕芸离开。
“有多远滚多远!”李夫人没好气的笑喷道。
待燕仪拉着燕芸不情愿的离开,李夫人又对辰羽娓娓说道:“当年啊,你爹追随陛下,便认识了长公主,那时候长公主也年轻,看上了你爹,跟你爹有过一段感情,这让军中年轻将官无不羡慕和嫉妒!可后来你爹收到你娘托人写来的信件,才知道你们娘儿俩还活着,这时候你爹内心就纠结了,决定不跟长公主交往了!太后为此还很生气,要知道长公主一直都是太后最宠爱的女儿!”
“那后来呢?”辰羽好奇的追问道,显得很感兴趣。
“后来,后来这感情又怎能说断就断,藕断丝连吧,况且你爹还得顶着陛下的压力!如果不是后来你爹战死,恐怕你就得在长公主膝下长大了!”李夫人喟然叹息道,“你爹战死后,长公主伤心欲绝,至今都不愿意出嫁!也正因为这样,太后才更生你爹的气!”
“长公主至美而心善,我爹没这个福分!还耽误了人家,不怪太后生气!”辰羽叹息道,“我娘知道这些吗?”
“你娘怎么会知道,没人跟她讲!”李夫人突然联想道,“对了,你娘还跟我提过一件事来着,说你爹托人留给你们娘儿俩两袋金银。”
“那边的小宅院就是我娘用这些钱买的。”
“你不知道的是,你娘三年前有见过长公主身边的王嬷嬷,说当时送来两袋金银的中年妇人和王嬷嬷有些神似!”李夫人发人深思的提醒辰羽道,原来三年前的那个端午,王嬷嬷曾冒雨来过李府,那日韩母也在李府。
“您是说长公主曾派王嬷嬷找过我娘,并留下两袋金银?”辰羽显得若有所思。
“这个我也不确定,如果是的话,那么长公主很可能一开始就知道你在我们李家!”李夫人推断道。
辰羽闻言不禁沉默不语,想到那年马球场上被长公主赐桃撑腰的事似乎有了合理的解释。
“如果只谈你爹感情上的事,那姨娘肯定是向着你娘的!”李夫人内心油然起敬道,“但姨娘也是个女人,一个女人守着一份感情至今不嫁,那是真情真意!私下还对你们娘儿俩这般好,说明她爱屋及乌,内心容得下你们,这是博爱之心,是厚德载物!”
辰羽闻言心中感慨万千,一时沉默,不禁回想长公主的种种好。
“所以我爹留的那封信是写给长公主的对吗?”辰羽叹了口气问道。
“你爹惹人家伤心,还惹怒了太后,所以才写的道歉信!信中还说:寻得金簪赔一笑,愿献长鞭凭尔笞!”李夫人忍不住笑着说道:“是不是有个金簪被你小时候弄丢了?”
“容我想想!”辰羽抓头作笑,稍作思索了一下说道,“我小时候拿过一个簪子做成了飞镖,我以为是铜簪呢!不知道是金的!”
原来那日李侯拿在手里的飞镖,也以为是铜簪,其实是金簪戳了泥巴,失去了光泽。当然那时李侯从心态上也没想到乡野妇孺能拿出金簪来。
“你手脚真大,你仪弟也不敢这么挥霍金子!”李夫人笑道。
“我今天终于明白了,”辰羽笑着感慨道,“虽然没见过我爹,但我和我娘一直活在我爹的影响之下!”
“你爹当年功劳是很大的,若无平西将军,何来你义父这个镇西将军!”李夫人笑着说道,“况且你义父和你爹还是结义兄弟,所以非要收你做义子,是要把你当亲儿子养的!为此你义父都快放弃培养你弟了!”
辰羽闻言心怀感激道:“姨娘您放心,仪弟心性乐天,聪慧而无忧!只要他愿意,便绝不弱于人!我有信心将他塑造成义父心目中的样子!”
“唉~我对他没过高的期望,他能安分守己就行了!”李夫人摇头作笑道。
今日得知父亲遗留的影响力,再看当下此生,努力固然重要,但有背景的努力才是势不可挡的!殊不知这正是燕宁境遇不如辰羽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