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少年帝王懵了一下,惊讶得拧眉,“妻子?你哪来的妻子?天生孤寡之命,你怎么会有妻子?”
……
华京。
近来,街巷茶馆都在讨论一件事。
传闻周文帝因病重,早已写下传位诏书,朝政更是已经全部交由太子主理。
这种情况下,太子理应登基继位,礼院早就把登基的一切所需准备妥当,龙袍一个月前就已经缝制好了,可登基大典却一直被太子压着。
“你们说,太子殿下这是要干嘛?”
茶楼之中,一群百姓凑在一起闲谈,什么敢说的、不敢说的都从嘴里冒了出来。
“不知道,皇帝位就在眼前,太子也是真沉得住气,这要是换了别人,晚登基一日都得抓心挠肺得难受。”
“哎哎哎,你们不知道吗?”一个小年轻激动地开口道。
“知道什么?”
“我表哥就是潜龙宫当差的,跟我说……”
“潜龙宫?那位顾夫人住的寝宫?!据说极尽奢华,是大周建国以来修得最美的宫殿。”
“是,你别打岔,我表哥在潜龙宫当差,悄悄跟我透露了太子殿下为何迟迟不肯登基。”
“为啥?”
“这就要从那位顾夫人说起,起初这位顾夫人进宫,太子殿下是想把人安置在凤栖宫的,是皇后娘娘不允许,太子殿下这才命人花了数月,修建潜龙宫,潜龙潜龙,你听这名字,历朝历代哪个妃子的宫殿能用这封号?但太子殿下硬是给顾夫人用了,而顾夫人居住的寝殿,名唤千秋台,光听就知道太子殿下有多喜爱这位顾夫人。”
“一个已嫁的妇人有那么好吗?”
“你懂什么?我表哥说了,放眼天下你去找,能找出一个比顾夫人还美的人,他下辈子还舍了命根子当太监,而且说顾夫人性情特别好,不是后宫妃子装出那种伪善,我表哥在后宫多年哪里能看不出……顾夫人待他们这些宫人都是极好的,他倒是挺希望顾夫人当皇后的,可人家顾夫人不愿意……”
“当皇后还不愿意?”
“不知道,反正不愿意,我表哥说,就是因为顾夫人不点头,太子殿下才一直拖着登基大典,太子殿下想将登基大典与封后大典一起办,帝后携手继位,可惜没如愿……”
“真的假的?太子殿下会因为一个女人拖延登基大典?”
“爱信不信。”
角落里坐着的老翁嗑了两下手中的烟斗,呼出一口浊烟道:“要我这老头子说太子这事做得不厚道,人家顾家夫妻两情义甚笃,便是顾将军死了,也不能干强取豪夺的勾当……顾夫人明显是念着亡夫的……”
之前说话的小年轻吓坏了,急忙打手势,“嘘!老爷子,这话可不兴说。您忘了上个月被抓进牢里那几个了,咱们在这聊登基都没事,你说那啥咱们都会被抓的。”
老翁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恰逢此时,驾马的烽火兵在大街上飞驰而过,吸引了茶楼众人的目光。
只见烽火兵面带喜色地高喊道:“边关大捷!我大周军队重创赵、韩两国主力!!”
僵持了半年多的边境战事终于传回捷报,华京与朝堂一下子沸腾起来。
这是好事。
可跪在御书房中的季直却是一身冷汗。
案后,帝尧的脸隐在阴影里,看不清神色,维持着端坐的姿势,他的面前还摆放着边境最新传回的密报和一封家书。
良久之后,案后的人似是轻笑了一下,那声笑说不上冷,还是让季直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你是说,顾偿没死?”
季直硬着头皮道:“是,殿下。顾将军未死,还促成了燕国与我大周同盟,共伐赵、韩两国。”
帝尧没说话,拿起面前的那封家书,上面龙凤飞扬的笔迹很像他的父皇,也对,毕竟顾偿的字是幼时跟着他父皇学的。
——吾妻亲启。
信封之上的四字犹如一柄巨斧凌空劈下,未见血,却震得帝尧五脏哀鸣。
吾妻?
可笑!
只差一步!
明明只差一步!
顾偿明明都死了,阿愿明明已经答应他以后会留在皇宫,明明他已经触手可及!
一步而已,只要他再劝一劝、磨一磨,阿愿很快就会答应与他一同参加登基大典,到那时他会当着天下人的面封她为后。
天下人都会知道,以后阿愿会是他的妻子!
他的妻子!!
一个已经死了的人为什么要活过来?
入夜后,御书房依旧未掌灯,帝尧独坐在黑暗中,整个人是比夜色更浓郁的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