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彤本以为这锦城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来到了这里,应该能安安静静过完这个春节,却没想到在寿宴第二日便遇上了一件怪案,和一位故人。
这日晨起,陆书行早早便来敲纪彤的房门,他答应了他娘要多带些金器回去,但是他一个大男人单独去逛那些首饰店多少还是有些怪,便决定拉上纪彤一道。
虽然在穿衣打扮一道上,他远比纪彤精通很多,什么首饰搭配什么发髻,哪款金银玉器搭配哪种颜色的衣裙,就从来没有走眼过,连京城里那些秦楼楚馆里的姑娘们都叹服不止。而这位女捕快平日却只有一根玉簪一根银簪轮着戴,连耳环都来懒得戴的,说什么若是打架,容易勾到耳朵,因此就别指望她能给什么购买建议了。
但饶是如此,依然不妨碍纪彤在困意昏沉间便被陆书行从床榻间拉起来,被迫梳洗出了门。
陆书行倒是活力满满,只要能不在陆天眼皮子底下,他干什么都乐得自在。而且他早已打听清楚,这锦城当地的早茶乃是一绝,光点心的种类就有十几种有余,再搭配当地的云雾绿茶,可堪一绝,不仅清爽好吃,而且价格还很便宜。
他们随意找了家人不太多也不太少的老店,因为二人都不想排队,但是也不想做冤大头,因此这种有一定人气和年头的店铺最适合。
这店的门脸虽然不算大,但是屋子里的桌子却也坐满了八成,不过倒不是跟他们年岁差不多的年轻人,而大部分都是年约五十往上走的老大爷和老太太。虽然这些老人年纪不小了,但是脸色却很是红润,身体也颇为强健,可以说是十分有活力。
纪彤听他们热火朝天地说着菜场的菜价,哪家肉新鲜,晚了片刻就没有好部位了,又说哪家小贩不缺斤少两,还帮忙把那些蔫巴的菜叶都摘掉才上称,总之是跟京城的那些矜贵的老人家是很不同的。
他们两个小青年坐在店里还有些显眼,不一会便有好事的老太太上来问话,先是问他二人是不是一对小夫妻,差点没呛着陆书行。他连连摆手,说他们是兄妹,来锦城游玩的。
这话一出,便围上来三四个老人家,纷纷热情地推荐锦城内的好吃好玩的,更极力推荐当地的金器。二人这才知道原来昨日看到的那些街上的店铺,十之五六都是钱家的产业,那个小小的铜钱就是钱家的标志。原来昨日的寿宴排场不过是九牛一毛了,这钱枢的产业若是细细点算,恐怕真是十辈子也花不完。这五十大寿还是过得相对朴素了。
吃饱喝足后,纪彤清醒了些,二人便起身去了这些老人家力荐的城中最大的古董店珍宝斋。
结果还没到门口,便发现珍宝斋的招牌下聚了不少人,吵吵嚷嚷的,似乎有人闹事。
陆书行个子稍微高些,远远瞧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正拉着另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男子,两人拉拉扯扯,似乎一个去什么地方,而另一个不想。
他这人第一闲不住,第二最爱看热闹,立刻兴奋地拉着纪彤往里挤去。
二人不知道被骂了多少句,又拨开了多少个肩膀,方才挤到了第一排,结果那年轻男子不知怎的被那老汉一推,因为惯性向后一退,正正好踩到了陆书行的脚上。
一声惨叫,四目相对。
“啊——!”
“——是你!”
这位重伤陆书行的人,也是一位老熟人了。
正是那位枯木斋主人。
陆书行从第一面起就对此人印象不太好,只觉得这个李兰溪神神叨叨的,乃是个神出鬼没、口蜜腹剑的骗子奸商。而且近日他还发现纪彤还跟这厮走得挺近,心中便更觉防备,警惕地一手将纪彤拉到身后,一面张口怒斥:“你这人走路怎么不长眼睛的!伤着了小爷的玉足你赔得起么你!”
李兰溪本来正欲道歉,听了这话,便咽了下了,眼皮略略一抬,将自己的脚慢慢收了回来,淡淡道:“在下只是个普通人,后脑勺自然并未长眼睛。倒是兄台前面既然长了这样一双眼睛,就应当懂得及时避开才对。”说完,便大大方方盯着他身后的人看,还露出一脸非常欠打的笑容。
陆书行被他噎了一句,一时没想起来怎么反击比较显得厉害,却感觉纪彤从自己手中抽出了袖子,从他身后走了出来,问对面的人:“你不是说不会来锦城么?”
李兰溪一愣,纪彤的脸上确实并无偶遇的欣喜,甚至没什么表情。他还没想好要怎么说,便见纪彤擦过他的肩膀,往前走去。
“老丈,刚刚发生了何事?你为何和那人推搡?”纪彤和气地对眼前的白胡子老翁发问。
这老翁看着这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本来不欲多说,但是眼见周围已经聚集了一圈人,便还是解释道:“店里丢了点东西,不是大事。”
纪彤回头看了一眼李兰溪,又问道:“是此人偷盗的么?”
李兰溪并未说话,反倒是这老翁急急道:“不是不是,这位公子是来光顾的客人。”
陆书行却不怎么相信,冲上前道:“如果他只是个普通客人,你刚刚为何要死抓着他不放?难道这城中最大的珍宝斋还缺客人么?”
这老丈本就没想把事情闹大,只得道:“我们店里的事情,就不劳烦两位费心了。”转头又准备去找李兰溪。
纪彤却伸手拦住他,拿出腰间的令牌,朗声道:“——名捕令在此,凡有案件皆可过问。”
白胡老翁这才知道眼下这事情大约一时半刻是完结不了了,便好声好气对看起来更好说一些的纪彤,道:“是老朽眼拙,不知名捕司的大人们来了,不如请两位和这位公子随我进店里说吧。”
纪彤点点头,和陆书行一起朝着店内走去。李兰溪见她似乎此时并不想理会自己,只得摸了摸鼻子,默默也跟在后头走了进去。
经过二人的问询,才知道原来这白胡子老翁是这家珍宝斋的大管事,姓钱名永。而李兰溪非但不是嫌疑人,说起来倒是苦主之一。
这家珍宝斋不仅售卖金器金饰,也可以寄卖古董。李兰溪之前在这珍宝斋定了一件首饰,本应昨日到货来取,但他却不知为何没有如约前来。谁知道人倒霉起来,就是一个寸劲,就差了这么一个晚上,结果昨晚珍宝斋却失窃了。
今日钱永如常来铺子里开门,却见大门洞开,门锁居然已经坏了,这老头心脏差点没吓停了,招呼了伙计赶紧点算了库存,才发现丢了好些个宝物,其中就有李兰溪的昨日没来得及取走的那件首饰。好巧不巧,此时李兰溪来上门想要取货,钱永也只得实话实说,告诉他东西已经丢了。无奈这事太大,钱永也做不了主,便让他先在店里坐坐,自己去问了东家。东家自然也很震惊,但是丢是已经丢了,也不知道从何去找,便只好自认倒霉了。不过既然这物件是店里丢的,便要照价赔偿给客人,于是钱永便回来了点了银子要算给李兰溪。可李兰溪却觉得既然失窃,还是要抓住那盗贼,否则便有可能在此被盗,因此要和钱永一起去官府报失。二人意见不统一,这才在门口争执了起来。
纪彤不由和陆书行对视一眼,他们见过的案子不少,这抓不到贼,失主不愿意的很多。这自己决定息事宁人的失主倒是第一次见。
纪彤听下来觉得此案案情并不复杂,属于入室偷窃,按照惯例,是现场勘查,张榜追捕盗贼。但若是并无失主,便无法立案。但是名捕司已经知晓,焉有不管之理?
纪彤便开口问道:“你们老板为何不愿意追究呢?他难道不想找到那贼人,追回失窃的宝物么?”
钱永却道:“若是平日里,我家老爷也是会让我报官的,但是今年不同,昨日是他老人家五十岁的寿辰,虽然发生了失窃案,意头不太好,但是我家主人早先找人批过命,说是失之桑榆,收之桑榆,祸福相依。因此他才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折腾了一通,贼人没找到,反倒是引来了血光之灾。所以我才会跟李公子说照价赔给他就将此事做罢了。 ”
陆书行了然道:“原来你家主人是钱枢,钱文公大老爷,难怪这么阔绰了,连古董丢了也能如此轻飘飘地算了。”
钱永连忙点点头,立刻道:“两位大老爷,那小人现在能去取银子了吧,今日还要将门锁修好,再对外营业呢,这时辰也不早了。”
纪彤瞧了瞧这进门处已经破坏了的门锁,心下有了计较,便对钱永道:“永叔,你先别着急。我师父乃是名捕司的总捕头,他是钱文公的好友,此刻正在府上做客,因此这事便交给我们名捕司来调查吧,至于这后续的事宜,我会跟钱文公说的。想来他心境开阔,为人开明,也定不会困宥于相士的一句批语。若是这贼盗看你们不追究,越发猖狂起来,在锦城继续作乱,反倒是不妙了。”
钱永本来就怕担责任,此刻听到这两位名捕是老爷的客人,又听纪彤这一番话,心中便安定了不少,不急着要拿银子和修门了。
纪彤看他终于不一味赶人了,便趁热打铁:“永叔,请你将之前点算失窃的物品,写在纸上给我,包括样式价值,如果有图绘就更好了。”
钱永点点头:“铺子里为了方便点算,都记录了店里的古董和客人定做的物件的,我去拿出来。”
钱永将记录的簿子递给纪彤过目,解释道:“古董我们这里都会绘图留档的,为了方便核对和鉴定。不过客人们定制的金器,我这边就只有名字了,具体的花样在手工师傅那里。”
纪彤翻了翻,果然见到这记录簿记述得极为详尽,诸如古董的重量、花样纹饰,那图样显然也是找了专人绘的,栩栩如生,按图索骥十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