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自家祖父和阿爹都稳得住,虽然也很惊奇,但没有参与讨论,一边默默地吃着面前的饭,一边看其他人说。
云氏和肖氏是女眷,这一路行来,最开始住驿站还顾忌着,都在房内用饭,后来觉着十分不便,渐渐也没那般拘束。有十分重规矩的女眷出行人前都一直戴着帷帽,外出久了见得多,云氏性子越发爽朗。
两人此时也都悄默默地听那些人说话,这就是在大堂里吃饭的好处了,有时能听到各种各样的谈论。
姜沅宁吃着小包子,也回忆了下前世关于三皇子失踪的事。
费劲地从记忆中扒拉了下,发现好像确实有这么回事,只不过好像三皇子很快就被找回来了,所以她也是不知从哪里听说了几句,没有留意过,更不知道这失踪的缘由始末。
当然前世那时候她还是个只知道玩乐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对于朝堂皇家这等事,少有留意,觉着跟自家无关。
若非姜侍郎府上出了姜娴雅这个继太子妃,她只觉着皇家离自家十分遥远。
至于四皇子失踪,她根本没有听说过,便是四皇子这人,不管是前生还是今世,都是第一次听人提起,知晓有这么一号皇子。
不过听这些人说的,四皇子一直在守皇陵,想来是一位极其不受宠不受待见的皇子了。
这倒让她想起雍正帝,还有朱棣好几个皇帝,同样都是排行为四的皇子最后上位称帝。他们大乾的圣上儿子也不少,但都在京城做着富贵皇子,只有这位四皇子只能苦哈哈去守皇陵,还失踪了,也不知到后来找没找回来。
但不管是四皇子还是八皇子,这些与她家都没关系了。
已经幸运逃过一劫,避开了被卷入夺嫡之争,不管哪个皇子最后搏出做了储君皇帝,他们一家不过是低阶官员,只祖父和阿爹他们都安安分分做好分内事,只等朝堂夺嫡一切都安稳,再考虑回京不回京就好。
她随意听了会儿,发现大堂里的这些人也不过是捕风捉影,似是而非地瞎议论,也是,这些人看穿着也不过是些低阶或不入流官员,又远离京城那边,若非有关系,知道的也不能多又准。
听这些人瞎议论,还不如研究下对面那位表兄的胡子到底是怎么个事呢?
不着痕迹地朝肖庭昱那络腮胡须上溜了两眼,恐引起他注意,又快速收回视线低头喝粥。
然后心中纳闷,方才她怎么看到肖庭昱眼中似乎流露出一些担心?
他在担心什么,还是担心谁?
瞧着他是看着那些议论的人方向,眼中才露出来的担心,难道还担心哪个皇子不成?
这想法一出就被她掐断,装作不经意地朝肖庭昱又看了一眼,发现他也正在看自己,忙快速移开目光。
但移开后,又觉着不妥,就跟心虚似得,也没法再转过去视线了。
而她方才看到的那种担心目光就像是看错了一样,肖庭昱目光平静无波澜。
她没看到,云氏和肖氏等自家亲人也都悄悄看了她的神色,见她对大堂里那些关于皇子们议论面色十分平静,并不十分意外的样子,都猜测,莫不是阿宁也知道这事?
虽然他们离开京城,避开了夺嫡,但多了解些消息总没差,便决定等着寻个机会,避开其他人找阿宁悄悄问问。
就连肖氏也想着怎么支开小侄子,再喜欢疼爱侄子也比不过女儿重要。
肖庭昱神色外漏只是一瞬间,不期然被姜沅宁抓到,很快归于平静,便发现了姜家其他人悄悄看姜沅宁的目光,才会奇怪地看她。
却见小姑娘触及自己视线便慌忙避开,更让他觉着奇怪。
看大家吃的差不多了,姜老爷子道:“吃好了吗?吃完咱们便赶路吧。”
大家陆陆续续站起身,下人仔细检查了下携带的物件,免得遗漏在驿站便找不回来了。
很快,车队摆开压在官道上,车轮辚辚,马儿萧萧,朝前方行去。
由此再往前便是桃林,此桃林非果木林,而是桃林县,当然也因桃树成林而被改为县名,据说不少诗人曾在此间留下诗篇。
他们便是从湖城往桃林方向行,正在走的是函谷古道,也被称为桃林塞,往前望,已隐约可见经过村落外面桃树三五成行。
一路走来,遇到县城姜老爷子也会买些当地的地理志来看,姜沅宁有时候也跟着看几眼,或者听祖父跟阿爹谈论这些,增长些见识。
“公子,您有没有觉着姑太太家似乎有事?”
观浅发现今天,姜家人似乎总有意避开他们,在跟表姑娘悄悄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