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吃的,三人里当属贺水在行,姜远晏和杨森当然听他的,遂叫车夫拐道往右边街道去。
也是他们走的及时,前面确实是成雅县主拦住了崔家马车,只不过车内坐着的不是崔瑶华,是崔瑶华的堂妹崔九姑娘。
成雅县主纯粹是见了崔家马车便想到崔瑶华,记恨她上次在姜侍郎府上发生矛盾,仗着县主身份故意让车夫把路往中间堵了一部分,让崔家马车给她让路。还撩起帘子来放话,“怎见了本县主也不知过来见礼,真不愧是跟崔瑶华一家的,都不知礼数!”
反正谁跟她过不去,跟那人沾边的,她都不让对方好过。
崔九姑娘是庶出四房嫡出姑娘,出来买点心,她是个性子比较直爽的,碰到成雅县主这样儿的,也知她欺负过才来京城的堂姐,不理会成雅县主叫嚣,直接吩咐叫车车夫,“喊出来叫他们让开,往前走,注意行人。”
成雅县主这样的,你越跟她纠缠事越大,她不怕事但不愿跟对方费唇舌。至于什么见了县主不行礼,这不是在马车里么,当没听见没看到就是了呗。
这成雅县主也是诚心找茬,没见谁家身份低的路上遇到了,坐在马车里还得下去给人行礼的,公主出来了都没她这么大的脸!
崔九姑娘想着,回去就跟八姐姐唠唠这位县主的不要脸。
崔家车夫是世家奴仆,很懂得拿捏气势,挥着鞭子朝成雅县主那边的车夫道:“让让啊,咱们后面还有马车过来,对面的,路这么宽,别故意往中间走挡道啊,妨碍街道秩序。”
崔家车夫就差明摆着喊出来,成雅县主的马车故意拦在路中间挡道了,旁边行人都看得清楚,加上崔家车夫驾着马车不退让地往前驱车,硬是逼着成雅县主的车夫后退着扭转了马车方向,让开了道路。
成雅县主气的对自家车夫骂个不停,想要使鞭子甩人,又怕车夫驾着马车失控威胁到自己安全,又想起崔瑶华让她吃的憋,回府被母亲责怪,对崔家人更加记恨。
贺水三人不知他们走的及时,才没挡到成雅县主的马车被逼着后退的道路,但不知是不是今日不利出行外出,他们才下了马车,一眼就看到他们讨厌的吴仁。
吴仁正斯斯文文与人见礼,虽那人背对着他们,但姜远晏已从背影认出正是自家阿爹。
今日是衙署放假第一天,姜父与两位同僚约着出来吃酒,他们选的倒不是旁边这家春风楼,而是往前走的另一家,在这遇上了吴家父子并其他三位官员。
“这不是阿远吗,还真是巧了,”吴父一眼看到下了马车的姜远晏,扬声唤人。
姜父回头一看,还真是自家儿子,早上还叫下人去寻他归家,倒在这碰到了。
既然遇上了,没有不上前打招呼的理,贺水和杨森也跟着走过来,先与姜父拱手见礼,“姜叔父好。”
姜父笑着朝两人点点头,“好,好,”虽然两小子跟自家这不省心的小子一样好玩,姜父没有不喜两人,反而因三人从小一起长大,看作子侄。
在姜父看来,三人虽不学无术,可也没违规犯法,没惹祸闹事,就是不做正事没出息。可也说教过了,甚至棍棒伺候,奈何儿子就是不知上进,只想着吃喝玩乐,如今他也只能怒其不争罢了。
虽然对吴家不喜,但遇上了,姜远晏也得给吴父问好,更别说方才还是他一嗓子将自己喊过来的。
“数日不见阿远了,”吴父笑着点了点头。
“这是小儿阿远,”吴父这边带着的人,姜父不管,但自己同僚肯定要介绍,“这是齐大人,刘大人就不用我介绍了。”
齐大人是先不久才调到大理寺,刘大人见过姜远晏几回,待姜远晏一一问好后,齐大人笑着与姜父夸赞,“令郎毓秀。”
原本都是客套寒暄,偏随同吴家父子的是他们的狗腿子钱二父子。
钱二可清楚吴仁跟姜远晏不对付,前天才在大街上嘲讽人却被骂回来,听到齐大人这声夸赞,吴仁就露出个淡淡的笑容,看了钱二一眼。
钱父既然叫儿子也舔着吴家,自然知道不少事,此时便抖着一脸肉笑呵呵地出声,“不知姜公子在哪里高就?咱们吴公子如今可是为太子殿下做事,姜公子想必也十分优秀,入仕了吧。”
姜父不妨钱父如此说话,面色微僵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