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抬眼看向自己的主子,着一身官袍,那些准备好的东西没了用武之地。
“换一壶。”谢临安忽地开口。
松石疑惑的啊了一声,因为他记得郎君在京城侯府里,最喜欢喝这个茶,是皇宫里赏赐之物,只有侯府大房才有的好东西。
年轻俊朗的郎君长指轻轻点了杯盏一下,水面顿时漾开涟漪。
他浑不在意道:“倒了。”
“郎君,听闻当地盛产一种茶叶,虽然不甚精致,但也能入口,要不然您尝尝?”
松石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
怎么出了京城之后他反而不谨慎了?竟然忘了郎君喜新厌旧的毛病。
也不能说是毛病,大抵是因为从小就享受天底下最好的东西,和宫里那些皇子们都不相上下,因此看见什么东西都觉得稀松平常,也养成了一副恹恹的性子。
比如这茶叶,搁到京城其他世家大族里,恐怕都舍不得喝,他们却说倒就倒。
没过一会,松石又泡了一壶茶过来,香气带着涩意,松石抽了抽鼻子,有点害怕郎君不喜欢。
茶汤还算清澈,端起来轻轻嗅,香气很淡。
不过谢临安眉梢微挑,像是期待似的轻啜一口。
“郎君,如何?”
年轻的郎君闭着眼,喉结上下滚动。片刻后,他睁眼放下茶盏,薄唇轻启道:“尚可。”
松石大惊。
啊?
乡野粗鄙的茶叶竟然能入了他们郎君的眼?
看来郎君果然腻歪了京城,连粗茶淡饭都觉得好吃。
今天晌午吃了两个菜包子,郎君连连称赞。松石没兴趣,把主子剩下的一碟红烧肉和清炒小菜吃了,他觉得菜包子怎么可能有肉好吃。
“晌午是哪家的包子?”
冷不防谢临安开口,松石还在回忆红烧肉的味道,差点脱口而出红烧肉三个字。
“禀郎君,就是街上的一间小铺子,听附近百姓说味道不错,我才过去买的。”松石脑子转的快,立刻明白了。
“郎君,可还要再去买几个?”
山珍海味吃惯了,偶尔吃点清淡小菜更显特别。
谢临安起身,边整理袖口边道:“带路。”
“好咧。”
镇子就这么大,能吃饭的地方也不多,除了谢临安之外,那些衙役们也要吃饭的。但总不能顿顿去酒楼,因此物美价廉的馒头和包子就格外受欢迎。
因为退亲一事而受到影响的生意,在这些官府的人涌入之后反而变好,毕竟不少百姓好奇官差,便假装买馒头凑近了看,阿雪蒸了一锅又一锅,忙的脚不沾地。
人群总算在天色擦黑时散去,阿雪来不及擦汗,去看锅里剩下多少。就在这时,听见有人要买素包子。
“三个。”
一道清冽悦耳的陌生声音。
阿雪抬头,天色太黑,她只能瞧见是个身材颀长的郎君。
“哎,这就来。”
她先是提着手边的灯笼照亮蒸屉,捡出三个热乎的菜包子放在油纸包里,随手拎过油灯往门口处走,还热心的嘱咐道:“趁热吃,一会热气散了。”
油灯靠近,阿雪才发现这人穿着一身官服,但很明显和那些衙役不一样。
莲花说的县令?
右手缓缓提起,光亮便随着小娘子的手慢慢往上,最后昏暗的光定在俊俏郎君的脸上。
俊朗非凡的,犹如谪仙一般的郎君。
阿雪愣住,举着油灯像是一根木桩子。
那人唇角翘着似乎在笑,但眼中却半点笑意都没有。
半响之后。
“看够了?”
“看够了,不是,给你。”
阿雪涨红了脸,一时间手足无措。
对面的青年伸出手递银钱给她,阿雪低头去接的时候,瞧见对方手背上一颗小小的,芝麻大小的痣。
谢家小子左手也有一颗这样的痣。
阿雪抬头,青年俊美清隽的脸上依稀能辨认出儿时的影子。
“谢郎君?”
“大胆,还不叫大人?”
松石适时冲出来,方才就发现这个女郎看郎君的眼神不对了,果然,又是一个想要攀龙附凤的愚蠢之人。
松石挡在谢临安面前,面色不虞道:“包子给我,钱给你。”
这种人松石见多了,一股脑的朝自家郎君示好,看吧,她定然不要钱,然后将东西送给他们,还要讨个好卖个乖。
果然如松石所料,那个漂亮小娘子将放在桌上的钱推了过来,却道:
“不好意思,卖完了。”
啊?
这小娘子睁眼说瞎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