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了,去晚了没饭吃。”
“哦。”安柏拍了拍拉拉的头,“行了,我得去吃饭了,你们也快回家吧。”
拉拉它们再怎么哼唧,也只能眼看着他把东西抱起来走进屋里。
“要吃吗?”安柏嘴里含着半个西红柿含糊的问他,还把怀里的东西递了递。
汤姆摇头,“只有你傻了吧唧的给别人。”
“跟别人分享怎么会是傻。”安柏不认同他,等走到厨房,把怀里的东西放到水池里洗了洗,之后用篮子装着放到了餐桌上。
“今天又有人送东西呀。”孩子们眼巴巴的看着红澄澄的西红柿,口水都要流下来。“安柏你人缘可真好。”
之前他们觉得那是别人送他的,都不好意思吃。可是后来发现如果没有人动的话,东西会一直放在桌子上。安柏对他们说自己已经吃过了,如果他们不吃就只能放到坏了。见他这么执着,他们干脆也就放开了。
“好了,大家赶紧吃饭吧,不然都凉了。”科尔夫人说。
今天的饭是蔬菜炒肉配咸汤,虽然蔬菜里只有一点点肉末,但大家吃的都很开心。
安柏也渐渐适应了这里饭菜,虽然有时还是会吃不饱。而且他发现经过几天的磨合,终于没有人在吃饭的时候偷看自己了。
他还记得,他刚来时总会有人躲在餐盘后面,时不时的偷偷瞥他一眼,眼神透着说不出的古怪。可等他望过去,那些人又连忙移开目光。
他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汤姆又给了他一块面包,他感慨说“你真是个好人”,所有人身躯一震后,他才渐渐明白。
汤姆他被孤立了,这一点是在几天的观察后他得出的。
至于原因,他一直没搞明白,因为所有人对这个话题都避之不及,但总是有人叫他离汤姆远一些,说他是个怪胎。可再深些,他们就不愿意说了。
难道是汤姆长的太凶?安柏一边嚼着菜叶一边猜测。但这几天接触下来,他感觉汤姆是个内心柔软的孩子,只是有些阴沉罢了。
现在汤姆在他心里俨然是个被所有人孤立,孤独又自闭的可怜孩子。
今天是周六,科尔夫人给他们放了假,不用上课。吃完饭后,她还要去街上添置一些日常用品,想了解周围环境的安柏自告奋勇,和比利一起帮忙提东西。
这是安柏第一次走出孤儿院,外面是一条安静的老式街道,道路上湿气明显,还有昨天晚上下雨积攒的水坑,阳光照在上面波光粼粼。
他们跟着科尔夫人左拐右转,最后进入了一条繁忙的街道。
刚才的石砖路变成了宽敞的马路,道路两边是繁忙的店铺和小摊,经常会有汽车摁着喇叭缓慢的穿梭在人群里。
安柏好奇的打量着这个时代,毕竟亲身体验50多年前的英国伦敦,这是他以前想都没想过的。
在一次差点被有轨电车擦到后,科尔夫人拎起这个一看到新奇事物就眼睛放光的孩子,勒令他不许乱跑。
于是安柏老老实实跟在科尔夫人后面,看着她熟练找到最便宜的小铺,然后叉着腰和老板讲价,而他和比利就负责用篮子接住她买完的东西。没一会两个篮子就满了,全是孩子们日常用的东西,药水、发烧药、酒精之类的东西,最厉害的就是哪怕这些东西都加在一起,也便宜的就像没花钱一样。
“嘿,科尔夫人。”正在安柏数着篮子里的东西时,一位打扮时髦的圆润妇人走了过来。
她跟科尔夫人客套几句,接着把目光投向他,“这是新来的孩子吗?长的可真可爱。”
科尔夫人把他推到前面,十分认真的介绍:“是啊,他叫安柏,性格很好,懂事极了。”
说着把妇人拉到一边,声音压低,凑到她人耳边,“好多人都来问我他的事,你之前不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孩子吗?”
安柏偷偷伸长耳朵听了一会,终于搞明白科尔夫人原来是在推销他,想尽快帮他找一个领养人。
“科尔夫人,我并不想找领养人。”在回去的路上,安柏说。
科尔夫人不解,“为什么?”
“因为我想工作。”安柏指着一家店铺前的招工广告,“我刚才看到很多家店铺都在招人。”
科尔夫人眉毛紧皱,“安柏,你才11岁,需要一个家。”
可是他已经有家了,但这显然是不能说的。
一路上她举了许多例子,说他这些年帮助多少孩子找到了新家庭,在新家庭里是多么的幸福。她还信誓旦旦的说院里其他孩子很快都会有新的家人,企图打消他的念头。
但是见他态度坚决,科尔夫人还是尊重了他的意愿,并告诉他如果改变想法了,她还是会帮他寻找领养人的,就像他帮助孤儿院其他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