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儿不解,秦婉却没多说什么,径直起身走了。
秦婉主仆二人刚走,乔明远就带着乔曦来到了凉亭。他给乔曦倒了一杯热茶让她喝下。又双手使劲儿摩擦,将发热的掌心贴在了她的脸颊上。
乔曦双手抱着温热的茶杯,有些担心地看向乔明远。出乎意料的是,她在青年的眼中只看到了少许的失落,更多的是兴奋与激动。
“大哥,怎么感觉,你还挺高兴的?”
乔明远笑得爽朗,应声道:“人家姑娘愿意嫁给我,当然值得高兴!”
听罢,乔曦也不禁被自家哥哥的乐观所感染,但她还是有些担心。
“哥,那你不担心秦姐姐不喜欢你吗?”
“只要她现在愿意,我就愿意。”
“那你不怕她将来喜欢上别人?”
乔明远有些意外自家小妹的问题,只觉自家妹妹人小鬼大,轻轻戳了戳她的额头,皱眉道:“你这小脑瓜天天都在想些什么?”
乔曦嘟了嘟嘴,朝他吐了吐舌头。她本以为乔明远会就此糊弄过去,没想到自家大哥忽然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在西北打仗的时候,每天都会死很多人,讲明天是件很奢侈的事,小曦儿,人只能抓住当下。”
元庆二十一年
苏洵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得好看讨人喜欢,他本也有点儿沾沾自喜,直到他十岁那年,有临州的富户为他开了价。那老女人看他的表情令年幼的苏洵恶心,但是苏父却对开出的高价动了心,他觉得自家是男子,就算出卖些色相也不吃亏,而且老太太看着也没几年可活,说不定自家儿子还能分得一些财产。
苏洵被偷偷送入那豪宅之后是苏母拼死拼活将人带了回来。年幼的苏洵被找到时,正被关在一个衣柜里,浑身赤裸,奄奄一息。从那以后苏洵就再未近过女人。至于他做官后订下的婚事也全是家中老母的意思,他没见过陈家小姐,也不在意。
这日,苏洵收到线报说蜀地的一伙流寇一路向东进了临州界内。这伙人皆是穷凶极恶之徒,但他们的流窜速度极快,官府总是慢了一步。然而没过几日,就有人将这几个流寇的尸首扔在了临州城门。守城的士兵说,那几具尸体是被人用马拖地拽来的,骑马的人看不清脸,扔下尸身就走了。
苏洵秉承着追根溯源的精神,一路排查,发现两日前城西十里的赵家村有三人遇害,他猜测应是有义士经过手刃了这帮穷寇。他本想派一队人前去核查,但是母亲偏偏替他约了今日与陈家小姐喝茶,他不愿赴约便亲自带着人出城去了。
经赵家村的老人指点,苏洵才得知死者是守山的老翁和他的孙女。他本欲上山查看,却发现上山唯一的小路被一帮黑衣人把持。那些黑衣人训练有素,见到地方官也毫无惧色。
跟着苏洵来的官兵都有些害怕,苏洵却大义凌然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本官乃圣上钦点,尔等何惧?”
黑衣人见苏洵颇有几分正气,就派人上山请示。不一会儿,一个侍从打扮的人走了下来,见到苏洵直接行了个抱拳礼,朗声道:“军中要务,还望大人见谅。”
如今蜀地局势动荡,军务高于一切,苏洵也是理解,但他还是坚持道:“本官也无意叨扰,只是近日临州有流寇作案,还请允许本官上山确认一二。”
那侍从想了想,终是让苏洵一行人上了山。
上山的小路狭窄,两边都是密林,苏洵一行人只能排成一队上山。苏洵边走边在思索着是哪位将军在此盘踞。此地偏僻,与蜀地有段距离,在此设局怕是大有蹊跷。然而,他顾不上这么多了,若是有人在临州地界作乱,他必须第一个知道。
守山翁的木屋就在狭窄小路的尽头,苏洵一出林子就见一群黑衣人守在四周,一个身上溅满血迹的白衣男子独自跪坐在三具尸体面前。
苏洵赶忙上前查看,然而其中一具尸体令他大惊失色。他年少时光中唯一的悸动,却香消玉殒在他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