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就不担心她会...鱼死网破吗?”林宇轻声提醒着,毕竟纪姑娘和大人的事情并未遮掩,若是有心人要查也是瞒不住的。
安博初胸有成竹道,“她不敢...”而不是不会。
“联姻、乐宁...倒也合适...”秦王似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勾了勾,径直在文书上添了名字递给信使道,“快马加鞭送回京城。”
“是王爷。”
日照当头,大军拔营,极速朝京都而去。日夜兼程,不到七天的时间便赶到了京郊外,回京的当天,谢逸兴和秦王便被召进宫面圣了。
纪婉卿也回到了久违的纪府,与父母寒暄一番后回房休息,一夜无眠。
再次睁开眼时,看着熟悉的闺房,纪婉卿还有些恍神。
“放这里,动作轻点...”
纪婉卿走出内室,看着一大早就忙忙碌碌的纪母,出声唤人,“母亲,这是在做什么?”
“卿姐儿醒了。”纪母含笑地拉着人,“昨夜可睡得好?有什么想吃的母亲让厨房的人去做...”她拉着人坐在餐桌前,亲自动手呈了汤递给纪婉卿,“这是老鸭汤,你尝尝合不合口味,这一年多在北境怕是受累了,人也消瘦了不少...”
纪婉卿捧着汤小口地喝着,听着纪母叨叨絮絮的话,待一小碗汤喝完了,纪母也停住了话,她才赞许道,“汤很好喝。”
“喜欢就多喝一些。”纪母看着面容平和的女儿,心疼不已,她不是没听到外面的风言风语,只是女儿初回家中,纪母不想让这些东西扰了女儿难得的清净。
且孩子都大了,很多事情对方不说他们也只能装聋作哑,纪母亲自给对方布了菜,“既然回来了,就多住些时日,让母亲好好给你补一补。”
“都听母亲的。”纪婉卿额首,留在纪府她可以暂时地逃离那些纷扰,也可以有时间想得清楚。
纪母道,“我让人做了些衣裳和首饰,都放在你房间里了,有时间你试试看合不合适,若是有不合适的地方就让绣娘改了。”
“我知道了母亲,您别忙活了,坐下咱们母女两个好好说说话。”纪婉卿拉着她的手问道,“家里这段时间可都好?”
“都好。”纪母笑呵呵道,“你大哥去年得了个嫡子,如今算来也快满岁了,听你父亲说年底他便能调回京都了,到时候你便能看到你小侄子了...”
“我有侄子了?”纪婉卿颇为意外。
纪母拍着她的手道,“是啊,你有侄子了,你当日离京的时候,你大嫂就已经有了三月的身孕了,后来也给你去了信...”
纪母说到这里时住了嘴,面色异常地看了纪婉卿一眼道,“你可是没收到信?”
纪婉卿避重就轻道,“当时北境混乱...”话尾声越发的轻了。
纪母想到了那些流言,脱口而出道,“你和姑爷...”
纪婉卿不解地看过去,纪母顿住了声音,勉强地笑了笑,“没什么...”
纪婉卿也只当没听见般揭过了话题,然后又跟纪母说准备礼物和孩子补办周岁宴的事情,母女二人聊起来,时间不知不觉便到了中午。
纪母方才起身说纪父该回来了,一家人准备一起吃午膳。
说话间纪父身边的小厮来禀报说,纪父和姑爷同回了府上,纪婉卿和纪母这才匆匆去了前厅待客。
“姑爷来了。”纪母很是热络。
谢逸兴恭敬地行着礼,“小婿见过岳母。”
纪母呵呵地笑着道,“卿姐儿,你带女婿去休息下,等下用膳时我再让人去叫你们。”她有意地为这小两口制造相处的机会。
谢逸兴感激地看了眼纪母,纪婉卿垂眸应道,“是母亲。”
“岳母大人别太累了。”谢逸兴关切地说道。
纪母笑道,“好,我知道了,你们去休息吧。”
纪婉卿朝着二老行了礼便带着谢逸兴走了,纪婉卿率先开了口,“昨日进宫可顺利?”
“一切都好。”谢逸兴应着,目光时不时落到纪婉卿身上,轻声道,“卿卿在纪府上呆得可好?”
纪婉卿虽不解他这话的用意,但还是诚实点了点头,“挺好的。”
“那你...什么时候回家?”谢逸兴声音很轻,似是征求又似怕惊扰了什么般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