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哥哥关心,我没什么事。”
纪夫人道,“待回了府里,再找个大夫仔细瞧瞧,求个安心。”
“娘思虑周到。”纪轩槿道,“小妹崴了脚,等下莫乱动,哥哥送你上马车去。”
“崴了脚?”纪夫人还想细问,纪轩槿拦了下来,“当时情况混乱,人多口杂的,难免有些冲撞,娘不用紧张。”
纪夫人反应过来后,面色一松,附和道,“轩槿说的事,东西都已经收拾妥当了,我们早些启程吧。”
说罢两人看向纪婉卿。、纪婉卿忙道,“听哥哥和娘的。”
纪夫人吩咐着人搬行李,纪轩槿取来披风将纪婉卿裹好盖上头围,抱着人进了马车。纪家是独立的一座小院,这般行径倒也不为外人所知,不算失礼。
上了马车后,一行人便匆匆回了纪府
纪府上倒是风平浪静的,不知是得到了叮嘱还是不曾接到她们回府的消息,除了在门口迎接的管家,并无其他人。
纪婉卿被送回时,撇了眼进入院落的名字,唤做“春溪阁”,这名字既呼应了季节,又别有一番期许在内。
“大夫来了。”跟着大夫进来的还有一个穿着直裾蜀袍的中年男子。
纪轩槿和纪夫人看到来人,分别便行了礼。
“夫君。”
“父亲。”
纪婉卿闻言也跟着起身唤人,“父亲。”
纪父的脚步一顿,目光看向了纪婉卿,其余几人也诧异地望了过去。
纪婉卿紧张地咬了咬唇角,小声道,“怎么了吗?”她是哪里没做好,漏了陷了。
纪父没说话,朝着一侧的白胡子老者道,“周太医,劳烦您帮忙看一看。”
“纪大人客气了。”
周太医接过学徒的手枕放在床边,示意纪婉卿抬手。
纪婉卿在众人的视线下将手放了上前,周太医搭脉诊医,这期间屋内落针无声。
待得周太医收回了手,纪父方才开口道,“周太医,小女如何了?”
“纪小姐脉象迟缓,气血欠缺,头部...似有淤血,应是撞击后余留的。”
“那可会造成人失忆?”纪父询问道。
周太医道,“确有这样的可能。”
纪母紧张地看向周太医,“这得如何医治?这失忆可会妨碍自身康健。”
周太医一一解答着,“我观纪小姐言行无碍,便是记忆有失,与康健却是无妨的。至于如何医治,这个还得待她头颅里的淤血散去后方才知晓。”
“我曾见过医书上有此医列子,有些人会恢复记忆,有些人却会一直遗忘。”纪轩槿询问着。
周太医点头,“纪公子博学,确实如此,这个也没定数的,全看病人自身的情况。”
纪父沉吟道,“若是无碍身体康健,便是忘了些许事情倒也无妨。”
“纪大人通透。”周太医点头。
纪父看向纪婉卿,声音放缓了几分,“婉卿,可会觉得脑袋疼痛?”
“没有。”纪婉卿看了看几人,迟疑道,“我头上并无伤口。”
周太医抚须道,“并非是要外伤的撞击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若是高空坠落水中,那强大的冲击力亦会造成脑部淤血的。”
纪婉卿想起自己初醒时旁边的潭水,恍然明白了过来,“周大夫医术高明,是婉卿无状了。”纪婉卿虽这般说着,心理却还有疑虑,若她是跌入潭中的,又是怎么游到岸边的?这里的记忆为何她半点都没有呢?
纪父道,“还请周太医帮忙开下药方。”
“纪大人客气了,老夫这就给纪小姐开方子。”说罢他接过学徒的笔墨,游龙走凤般落了笔,片刻后一张药方就递到了纪父手上,“这方子每日三次,每次皆是三碗水熬成一碗,先用大火煮沸,随后文火慢熬,连服用七天,便能驱散脑中的淤血。”
说罢他又取出了两瓶药膏递给对方,“一瓶是外服的药膏,一瓶是祛疤的玉膏,早晚各用一次即可。”
“多谢周太医。”纪父接过东西递给了一旁的管家,朝着周太医拱了拱手。
周太医回礼后道,“纪大人若是没有别的吩咐,老夫就此告辞了。”
“麻烦了,轩槿,你替为父送送周太医。”
“是父亲。”纪轩槿恭敬地朝着周太医道,“周太医,请随我来。”
“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