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是隔壁国公府的嫡女,如今的当家人是她的亲哥哥,不是自家府里的姑娘,到底那些人怕闹得太难看不好收场,也只是偶有怠慢,不敢太过。
探春虽然是庶女,可她的生母赵姨娘还在世,且也有些受宠,更生了个儿子贾环,贾政也不是那等对后辈不管教的人,如今他膝下也就贾宝玉贾环和贾探春三个儿女,贾宝玉又对探春不错,探春情商高,也得王夫人喜欢,自己性子又强硬,倒是没人敢怠慢她。
迎春却是不同了,她没有惜春那等让人顾忌的背景,生母已逝,又是庶女,继室邢夫人是个不过问这些事的主母,而贾赫更是懒得管这些事,哥哥贾琏却是嫡子,又娶了妻,哪有功夫关注庶出的妹妹。
总有人说,迎春那等懦弱的性格,有那样的结局,只是她咎由自取,这话有些没有道理。
她自小便没有人关注她关爱她,也没有人能替她撑腰,她如何能养成探春一样的性子?成长环境对一个小孩子性格的养成是巨大的,不能将她性格上的缺点当作是她应该承受一切不好结果的理所当然。
可是薛宝钗也帮不了她,她只是个客人,便是和贾家有些亲戚关系,到底还是个外人,如何能插手贾家的教养之事,也只能时不时送些东西给她,叫她能过得好些。
这事终归还是得迎春自己立起来,只是迎春现在没有底气罢了,其实老太太尚在,贾母对这些家中的姑娘们,到底还是多了些疼爱之情的,真要是闹出来,贾母也会替迎春撑腰,只看她敢不敢了,不过薛宝钗才来贾府没有多久,有些顾忌交浅言深的理,不好现在就对迎春说太多的话。
薛宝钗只能时时提点一下,现在敢混闹替迎春出头的,也就贾宝玉了。
于是薛宝钗道:“前些日子送的禹州的粉兔毛围脖,迎春妹妹怎么没戴,天气冷了,可不能为了美却去贪凉。”
薛宝钗一行人到京中已是入秋,待安置好家事,薛蟠出去处理了生意,开始自己行动之时,就已经入冬了。
薛家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这禹州之地多养牲畜,其中的兔毛制品颇多,本来只是贱品,比不得熊皮虎皮狐狸毛之类的。
薛宝钗给了薛蟠新的染色方子,将有些发黄的兔毛先漂成了雪白雪白的,后又调了配色,染成了其他漂亮的颜色,焕然一新之后,这兔毛做的围脖柔软舒适,毛茸茸的又十分可爱,非常受小姑娘们的欢迎。
在外卖得极好的东西,薛蟠自然也不会落下他如今的人脉,李家送了去,又给金陵老家的人送了去,宣郡王府虽还没有小主子,也送了不少瞧着暖和可爱的护袖,倒是宣郡王妃颇为喜爱,水二爷处只送了染色技艺高超,颜色如彩虹般的兔毛褥子,图个新奇,剩下的也给薛宝钗和贾府的人送了不少。
因着至今也不知那位水二爷究竟是宗室的哪位爷,所以那难得的彩虹兔毛褥子送的极为低调,也不外售,薛蟠也没有招摇的意思,卖出的兔毛制品便没有再那般染色的,大多都只是雪白的染了些花色,所以粉色的也十分稀有,都给贾府送来了。
这东西说贵是贵,但兔毛本也是贱物,既然是薛家自家售卖的,贾母也让她们安心收下了,但也没人说总偏着要薛家的东西不好听这等话,何况这围脖做的精致小巧,却又十分保暖,姑娘们都十分喜爱。
是以,如今这里,薛宝钗自己是带着的,林黛玉自有一身贾母给的火红的狐狸毛披风保暖,但也因着兔毛围脖和袖套可爱,也一起戴着,毛绒绒的从披风里露了出来。
探春和惜春,还有贾宝玉,也都多少戴着,只因这东西确实做的实用又可爱,便是觉得不够珍贵,可为了这份可爱,大家也都忍不住要试一试。
而薛蟠给薛宝钗的自然都是最好的那一批,这一试,都觉得十分好用,就连贾母也用上了一套,所以伺候的人也都由着主子们穿上了,偏偏今日迎春却没穿,到叫她显出来了。
听了薛宝钗的话,贾宝玉道:“宝姐姐说的对,迎春姐姐今日穿得单薄了些,只有披风可不行,怎么不带围脖,外面风大,冷着呢。”
迎春只低着头,轻声道:“没关系,我不冷。”
林黛玉不知这贾府中的事,但是察言观色的本领却是有的,只觉得迎春的脸色似乎不对劲,惜春年纪小,懵懵懂懂的看着,也不懂这些。
探春倒是心思玲珑,一把抓住迎春的手:“手都冰凉凉的,如何不冷。”
一旁迎春的丫鬟正要上前说话,探春倒是先开口质问道:“你们是怎么伺候的,若是着凉了,老太太问起来,瞧见迎春姐姐刚搬出去住便病了,可没你们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