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裴公罪 > 第163章 其罪六十一 · 干政(一)

第163章 其罪六十一 · 干政(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的意思,我清楚。”赵太保看了看道,“只是如此改制,功夫必都在细微之处,比起薛张改弦那一刀劈下,是要精巧得多,却也劳神更多。户部若定下这么去做,怕是要下大决心,也是要花大人力的。方闻悦,你淘神费力地铺排了这些,不该只是为这三年五载的一时之计罢?”

方明珏把两手的袖子抹了下来,听言皱了皱鼻尖:“这往后的事儿,还没人知道,咱们也可先行这三年五载之计,别的就瞧瞧再——”

“你不说清楚,堂上要怎么过议?”赵太保稳坐在首席宽椅中,洞若观火地盯着他道,“诸位财司的官员都在这儿坐着,我既是秉笔,便要替诸位问一问你,田赋和俸饷若照此改下去,你户部最终要的是什么?”

这问无疑不是问事务的,而是问政见。方明珏坐在右席二位同他两相对望着,直觉是又回到了十七八岁在青云监里背完书被他抽到堂前去答策的时候,后背的皮都有些发紧,额头渗了些细汗出来,瞥了眼对过的李宝鑫,又看向他身旁的闫玉亮一眼,喉头空空咽下了一口苦气。

想到自己肚子里那些酸得都不能再酸的政见,他还是难为情地再挣扎了一下:“……真要我说啊?”

闫玉亮不言语,笑着垂眼端起茶喝。赵太保脸上倒没有慈爱之色,抬手就要把他刚铺开的纸卷给卷起来:“你不说,这事儿就批不了,咱们可以另议——”

“说,说说说,我说!您老等等。”方明珏连忙抬手把他给按下,待平了平心气,才认命一般道,“我,我想的就是,《周礼》那个……保保保、保息六政。”

听他这贯来的碎嘴子今日居然还结巴上了,闫玉亮笑得一口茶都呛在喉咙里,歪在一边大声咳起来。李宝鑫赶紧站起来给他拍背,而方明珏此时极速涨红了一张脸,耳中已听在座财官都低声议论了起来。

絮絮声中,赵太保眉头动了动:“保息六政,是‘慈幼养老,恤贫赈穷,宽疾安富’?这是要国富力强才能想的。方侍郎平日在官中锱铢必较、吆五喝六,不料,竟也存了要‘天下大同’的心思?”

“……是。但、但那说是百年之计也不为过,今儿就先别议了!”方明珏羞耻地闭了闭眼,咬着牙,到此也算是豁出去,提高声便压下了身后诸官的交头接耳,语速极快道:

“下官以为,我朝的耕作织造、陶艺兵工,既然样样都叫外夷番邦争相效法、重金来求,那我朝的山河,便并不是真穷,而只是穷在百姓,穷在朝廷,而究其原因,就是两个字:不预。”

赵太保眼帘一跳,问道:“何解?”

方明珏站起来道:“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我朝开国以来,朝廷行事多是见招拆招、水来土掩,每年的预决虽然是估了来年的需度报上,但一花起钱来,上下根本没人再管,也更是有人从中盘剥克扣,总要花多了钱,才知道来找户部报销,如此便时常寅吃卯粮,遇事也只能增税借债、强征赊账。各层财司手脚被束着,无非只能东缝西补,照这么下去,国库就不可能存有积蓄,反倒还欠了一屁股烂账。”

“没有积蓄,万政生发便只能仓促应对,天下但有祸事急事,便处处捉襟见肘——就如同当今南地一反,朝廷是既派不出更多的人马去平叛,也拿不出更多的银子替百姓消灾。若是遇上大难大荒之年,再赶上州府豪强寻衅起兵,这各处缝补的线都不用人来扯,怕是一吹就断了。如此莫如把朝政架设于蚕丝之上,我方明珏就问问诸位,你们的位子,坐得稳吗?”

堂中十来人个个闻言,此时俱是息声一静。赵太保灰眉皱起来,良久才缓缓点了点头,嘶哑地叹道:“方侍郎,字字见血啊……那依你之见,如何破局?”

方明珏答道:“每年预决的度需,户部自然还是要估算的。但在年度之前,还需编制清单和估册,要叫所有度需有迹可循,这样,决算之后若有超支,官中的报销就有册可依,有账可考。而这花出去的每一笔钱,不论是京畿各镇还是九府十二道的州县衙门,各级的财司每年还要稽查收支出纳之数,汇册申报至督抚衙门,由布政和御史交替统录,再转报户部,如此,何处多花了钱,何处没花到钱,就笔笔都能找到人对账,对不上的,窃税便似窃国,地方督抚可请王命旗牌,就案发落,以正刑名!”

话尾八字,字字泠清,听在满座官员耳中,直如冰棱悬颈。

赵太保看向方明珏那一张不苟言笑的娃娃脸,低声问他:“你有决心?”

方明珏垂了垂眼,薄唇一动:“有。”

他沉了口气,才坚然再道:“家父当年没有请动的王命旗牌,今日之后如若有时,下官必会亲自去请。”

“好。”赵太保于一室静默中空然应答了,扬袖拾笔便在他的纸卷上勾了抹红,搁笔望向他,“现在,把你部堂大人给叫醒吧。”

方明珏愣了愣,回过神来赶忙摇了摇身旁的陶普:“大人,大人快醒醒!”

座中财官们不乏低笑,陶普在笑声之中浑浑醒转,这才知道自己出了大丑,连忙大红着脸面推开椅子,站起身来抱拳告罪:“罪过罪过,老臣实在是——”

“行了。”赵太保几乎是苦笑着,仰脸止住他,“陶老为户部操劳半生,早到了该歇的时候,辞呈已递上来了五六次,耽搁到现在,倒是朝廷拖累你的……”

陶普细白的眉头抬了抬,整个人都顿住,挤着眼睛看向方明珏,眨了眨,又看回赵太保:“大人的意思是……”

赵太保道:“我是说——”

“啊?”陶普耳背,驼着后背凑近他一步,“大人说什么?”

“……”赵太保闭了闭嘴,片刻才稍稍提高些声音,继续道,“我是说,陶老休致的辞呈,吏部也是时候能批了!”

被点到名的闫玉亮瞪圆了眼,和即刻望向他的陶普四目以对,异口同声:“真的?”

赵太保道:“从前内阁不许纳辞呈,是怕陶老一走,户部找不到后继之人。眼下,不是找着了么?”

陶普顺了他目光看向方明珏,登时明白了这言下之意,霎那间竟是百感交集。深息之下,他老目微红地荡袖一揖:“好,好!如此,老臣便要谢过赵公了!”

说完他径直转身,颤手从袖中掏出了二物,双手捧着递到方明珏面前:“来,闻悦。”

方明珏愣愣怔怔地站起了身来,见他手中捧的竟是户部尚书的官印绶带和用以调度天下粮草的司农大章,双瞳直是一摇,看了看闫玉亮,又看了看赵太保,见那二人竟都默许,舌头便登时再次打起结来:“您老这这这、这叫我怎么接?”

陶普老目之中竟有水光,只一把将东西塞在他怀里,低低笑了一声:“总归你也代持过多次了。这俩玩意儿交到了你的手里,老头子我啊,也总算是能安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