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裴公罪 > 第129章 其罪五十一 · 幸进(一)

第129章 其罪五十一 · 幸进(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张三的回归被京中官场解读为张家嫡子临危受命,是回来续接他父亲张岭的清流之名时,当张三被朝中的清流老臣紧密包裹着,让他勉力与六部为敌时,张三顶着“张”这个姓,站在六部十二位之中,几乎就像个披着部堂空壳的异类;而身上挂着多方权势博弈而得的刑部尚书之职,他深知此职附带有师父晋王于他的深切期望,是望他从那张氏桎梏中脱离出来,去写他自己的政绩与人生,可若将如此期望隐蔽于满朝清流对他这张氏嫡子的期望之中,他又觉得自己更不是个东西了。

同样是青年高位,同样是肩负某种殷切的期望踏入朝堂,他不知几年前的裴钧和闫玉亮是如何应对这一番压力的,也当然拉不下脸去问他们这等隐蔽的心事。可当他不经意发现钱海清站在大殿的角落,低着头,和宪台其他侍御史一般无二地立在殿角的阴影中时,他却是近乎惊诧地移不开眼睛了:

裴钧的学生,居然进了清流辖下的御史台。

这与他清流之子进了六部又有何不同?

他难掩心惊地观察着这个个子不高的圆脸后生,一连几日都从旁打听着此人的境况,可相比于他,钱海清的回归却是平静到不能再平静了。

在裴子羽重伤濒死的传说笼罩之下,钱海清升迁和就任的动静还不如忠义侯府的丧乐声响,就只如一滴水滴进了水里,尚未激起半分波澜。

御史大夫郑浩山因被裴钧参劾过一道,本是拒不收容钱海清入台做事的,可他拿着吏部的调任文书去找闫玉亮理论,却连闫玉亮的面都没见着。

倒是吏部侍郎李宝鑫见着他,笑得像个弥勒佛:“郑大夫来串门儿啊?我正要寻你说说最近官员考评的事儿。这宪台里头,可有几桩不省心的事情呢……”

三言两语下来,郑浩山怎么捏着调任文书来到的吏部,就怎么捏着那调任文书回了他御史台。

他含恨在文书上签了字,批了印信,让钱海清成为了一名侍御史,却念着对裴钧的仇,只将台中难办的脏案累案交给钱海清办。未料,短短几天,钱海清竟把事情理得很干净,其为人谦和圆融,很快与同僚打成一片,也对郑大夫颇为敬重,与他师父相比是毫无锋芒。这叫郑大夫找不到由头作弄他,便只好不再管他。

御史台交到刑部核覆的案件,案情的文书常常良莠不齐,但张三着意去看过,那些工整清晰的文书后头,不少都签有钱海清的名字。这些文书看似平常,可当他下意识翻看案牍日期时,却发现多篇都是钱海清一日之内仓促作就,只是每一篇都找不出什么错处来,字字句句都服帖规整,连字迹都并无点涂和粘连。

他不禁回忆起二人在沿海分头查案时的过往,又比量自己曾在御史台时的作为,总想与此时的钱海清分出个高下先后来。但他在暗中如此的观察和比量,钱海清却好像从来不曾在意过。

在钱海清的身上,他似乎看不到任何的不甘和不平。

可明明钱海清入御史台和他入刑部一样,都是这权势之下错了位的因势利导,但他时常看去,钱海清那一身灰青的补褂虽是大了些,却倒颇为平整地挂在他肩上,而自己这孔雀的补子虽是稳稳钉在了墨兰的官袍上,从铜镜里看来,却是怎么看怎么扎眼。

七月末,正轮到钱海清捧了御史台的文书来到刑部,张三思量再三,还是顺口问起:“裴大人近来……康复如何?”

钱海清宽眉之下两眼清澈,很平静地看向他道:“拜你爹所赐,我师父铁铸的身子骨都被那廷杖给打坏了,如今大热天的还得烤炭取暖,吃饭都要人以勺喂食,瞧来何其叫人痛心?如此英才,或然会因此短命也未可知,我家里是日日备着棺材板子,日日真怕把他给装进去。这般严酷的境状,你还敢提‘康复’二字?你要是真的关心,又何须如此虚伪多问,一回来就该去瞧瞧他了。毕竟若是没有我师父,哪来你这刑部的尚书?”

他说完这话就告了辞,张三坐在刑部堂上却难止心震。

当晚,张三自恩国公府驱车带礼前往忠义侯府拜谒,下车望着那府门牌匾上的“忠义”二字,在周遭的丧布白帆下站了很久,才犹豫地敲响了眼前的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