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勤政殿的琉璃瓦,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内。苏清瑶奉旨匆匆入宫,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老皇帝病愈已经一月有余,近来又开始操劳国事,不知道为何召自己入宫。萧宸宇还未归来,自己此去得小心应对。
苏清瑶步入大殿,只见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虽略显憔悴,但仍难掩帝王的威严。
行礼过后。
皇帝开口,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九王妃,你曾为朕解毒,还未赏赐于你。今日召你来,是想请你再为朕看看。”
苏清瑶行礼,声音平静:“宸宇在外效忠,妾身虽不才,只略懂医道,自当尽力,为父皇分忧。”
皇帝满意点头,转向赵元明,声音中带着一丝询问:“赵太医,朕的身体,你有何看法?”
赵元明连忙行礼,他的声音恭敬而谨慎:“皇上,您的龙体已大有好转,但仍需调养。微臣已为皇上准备了滋补之药,以强身健体。”
皇帝点了点头,然后看向苏清瑶:“九王妃,你以为呢?”
赵元明见苏清瑶沉默不语,将皇帝的症状详细陈述:“皇上近日来时常出虚汗,容易气喘,且时感头脑昏沉,此乃上次中毒后遗之症。”
苏清瑶闻言,心中已有计较。她沉思片刻,便开口道:“皇上的症状,以中医理论来看,乃是气虚血瘀所致。出虚汗为气虚不能固表,气喘是肺气不足,而头脑昏沉多为气血不畅,导致清窍失养。”
“针对皇上的症状,我建议可用以下药方进行调养。”苏清瑶缓缓说出了药方,“以黄芪、人参大补元气,辅以当归、川芎活血化瘀,再加用茯苓、白术健脾益气,以及桔梗开提肺气,使气机升降有序。”
赵元明一边聆听,一边在心中默记,他发现这药方配伍精妙,每一味药材都针对皇帝的症状,且药性温和,无过猛之虞。
“此外,”苏清瑶继续说道,“可加入远志、石菖蒲以开窍醒神,针对皇上头脑昏沉的症状。”
赵元明心中一震,这药方不仅用药精准,而且配方独特,正是他已故的上级柳澄的独门秘方。他的心中开始怀疑,苏清瑶与柳澄之间,究竟有何关联?
苏清瑶也察觉到了赵元明眼神的变化,她知道赵元明已经认出了这个方子。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冽,示意赵元明不要开口,否则后果自负。
赵元明感受到苏清瑶眼中的杀气,心中一凛。若此时揭穿苏清瑶,不仅会得罪九皇子,还可能给太医院带来灭顶之灾。他决定暂时按下心中的疑惑,寻找合适的机会再做打算。
皇帝听苏清瑶的药方,觉得颇有道理,便点头同意:“赵太医有何见解?”
赵元明点头示意药方可以一试。
皇帝点头称赞:“王妃果然医术高超,朕心甚慰。这方子朕会让太医院去配药,你且退下吧。”
苏清瑶行礼告退,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勤政殿的门外。赵元明望着苏清瑶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沉思。
苏清瑶离开勤政殿后,并未直接回府,而是去了太医院。她知道赵元明已经起了疑心,必须想办法稳住他,至少在目前,她还需要太医院这个盟友。
在太医院的药圃中,苏清瑶与赵元明相对而立。苏清瑶开门见山,直接提到了柳澄:“赵大人,您是柳大人的得意门生,对他的方子自然熟悉。”
赵元明一怔,他没想到苏清瑶会如此直接地提及柳澄,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复杂:“王妃您...您是如何得知这些的?”
苏清瑶微微一笑,她的声音柔和而坚定:“赵大人,我沈家以前与柳大人曾有过一些交情,他的方子,我自然是从家父那里偶然间得到的。”
赵元明似是信了她的说辞。
苏清瑶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次与赵元明的交锋,自己算是暂时稳住了局面。
她没有多停留。刚刚宫女来报,萧宸宇终于回来了。
赵元明望着苏清瑶离去的背影,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沉思。
“你究竟是什么人?”赵元明低声自语。
九皇子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