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等第三名是向轻初。”
为了体现公正,女官也从屏风后出来,身后跟着三个内侍,放着茶盏。
女官先向慈敬公主,在面对姜婉婧她们,说道:“下官评判的标准有三:茶色、茶沫、点茶技艺。”
“这三位小姐茶盏中的茶色鲜白,而姜小姐的茶色为纯白,是为上佳。”
“而茶沫则是文小姐为上,茶沫洁白、细腻,且经久不散。”
“最后,点茶的技艺,姜小姐点的应是红梅,颜色也并非白色,想法独特,故而姜小姐为上。”①
女官便为在坐的贵女解释,另一边的内侍也端着托盘让各位小姐观看。
等看完茶盏,其他人也是心服口服,确实是自身的技艺不足。
等这一切做完,公主身边的宫女才开口:“三位小姐请上前。”
向轻初起身,同姜婉婧一起。
皇后娘娘的赏赐是海外小国进贡的宝物,用上好的檀木匣子装着。
大昭以北建立了由几个蛮族建立的政权,挡住了大昭从路上去往周边小国,故而大昭开通了海路。
周边小国常常会进贡当地特有的东西,没见过的东西那自然是好东西,这几年海商是赚得盆满钵满。
檀木匣子被一一打开,是不同颜色的玉石,看起来很是精美,既是原石,还可以自己雕刻。
这赏赐也是让众人羡煞不已。
“刚才内侍禀报,这汴京的初雪今日来了,我们便来行令如何?”
上首的慈敬公主问声开口说道。
大家透过开着的半扇门看去,外面的雪下得并不大,冷风将稀疏的雪花吹得凌乱。
大家都赞同慈敬公主的提议,以“雪”为令。
由公主开头。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接下来便从向轻初这边依次行令。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到姜婉婧了,她顿了一息,开口说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
几轮下来,就只剩下姜婉婧和刚才向轻初介绍细致那个邵雯颖。
两人又连着来了十几二十回,众人的心都被吊起来了,邵雯颖的才女之名不是虚假,但姜婉婧刚才的表现也是上好的。
大家都不知道谁能坚持到最后。
她们一句一句的诗句说出来,在坐的人心中只觉得自己平时实在有些惫懒。
最终是姜婉婧败下阵来,她实在是对不出了,将脑中搜刮了一遍,没有别的了。
姜婉婧起身福礼:“我输了。”
邵雯颖温吞的开口:“姜姑娘也很厉害,我不过平时喜欢看些诗集来打发时间。”
这说得很是谦虚了。
“你们将大氅披上,本宫命人将窗户开启,我们来赏雪吧。”
话音刚落,内监们迅速去到窗边,待各家丫鬟将大氅披在小姐身上后,齐齐的将窗户推开。
这雪是在她们煮茶时开始下的,后来越下越大,现在外面又是另一幅景象了。
樊楼高出汴京建的楼房,这次品茶宴又在三楼,从这里望去,砖瓦上已经被落下的雪花覆盖,薄薄的一层。
一眼望过去,天地一片雪白,现下的雪又大了些,有人伸手去接,看雪花在温暖的手心融化。
另一侧的窗户看去,便是皇宫,金色的砖瓦被大雪掩盖,大红色的高墙,与天地间的白形成强烈的视觉盛宴。
“若不是不可长时间盯着雪,怕伤了眼睛,我真想将这景色画下来。”
有人惋惜道,美景瞬息万变,靠人手中的笔是留不住的,且行且珍惜。
生在江南的姜婉婧从未见过雪,北上之时,姜婉婧就幻想过天地被裹上厚厚的雪会是什么模样。
真正见过后只觉得震撼和兴奋,姜婉婧眉开眼笑,脸颊上的小酒窝格外明显。
“你们江南不下雪的吗?”向轻初在一旁问道,她是看姜婉婧如此开怀,才有此一问。
“是啊,在江南只有冷,但却盼不来这雪的。”
“这汴京的雪下的可多了,准能将你过去十几年未看见的雪给补回来。”向轻初笑嘻嘻的说。
向轻初的声音有些大,离她们很近的女子听到后,也温婉的说道:“轻初说的不错,在汴京,姜姑娘看雪的时间很多。”
姜婉婧闻声转身,福礼回道:“多谢林姑娘。”
林研梓也同样回礼,见姜婉婧随和,她又开口询问:“姜姑娘,这头上金步摇很是别致,我还未在汴京的铺子里看到过。”
金步摇上的蝴蝶栩栩如生,好似要立刻飞起来一般。
她这么一问,有好几人的目光就落在了姜婉婧头顶的金步摇上,做工确实精细。
见这边人多,又有些人过来了,出门本就是为了热闹,自是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人多才有乐趣。
“实不相瞒,我家中是经商的,这乃家中铺子所出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