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山河无溯 > 第119章 金台意 不拘一格,各展其能

第119章 金台意 不拘一格,各展其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法相庄严、满目慈悲。

也许是感觉到了萧路的凝视,韩凛略将目光收了收。

对着他露出个极浅极淡的笑容,如一团氤氲烟雾,转瞬就散了。

一个身形瘦削高挑的学子,看了看周围,鼓起勇气做了对答第一人。

他声音清朗朝气,与窄窄细细的肩膀,甚是不太匹配。

那学子说道:

“若说以食为天,那最重要的,便是让百姓无论在丰年还是在饥年,都有足够的粮食度日。”

“丰年自然好说,可饥年一到往往流民无数、饿殍遍野。朝廷即便拨粮赈灾,也是在灾情发生后的亡羊补牢之法,容易助长贪墨之风不说,还要损失大批百姓,甚为可惜。”

“一般来说,作物皆分南北,偏北的作物晚熟少熟,偏南的作物早熟多熟。若能沿运河修建粮仓,在丰年储蓄粮食,饥年时便可实现南粮北调或北粮南下,由漕运一路运输,不仅速度极快,也能有效遏制灾情的范围。”

黄磬和韩冶听完,连连点头。

只不过,前者是感叹其对南北作物种植的分析精准;

而后者,是对南北调粮互补点子的赞赏。

等他说完,另一深棕肤色的学子,亦执礼发言道:

“天分昼夜、地分四季、万物分阴阳,百姓自然分男女。”

“若说民事食为天,夫又是妻之天,父又为子女之天,这衣食所系皆靠男子,岂不等同于天塌半壁、地陷五成?”

“学生愚见,若想保物阜民康,必要大大提升女子,在劳动中的地位。使之有能力,挑起家中另外一半天下,才不至于在家中遭逢变故时,沦为贫寒交迫。”

一声轻笑传到秦川耳朵里,他赶紧往殿上看去,韩凛依旧是那样一副温和的样子。

可刚才那一下,秦川相信自己绝没有听错,一定是韩凛发出来的。

“天下男子千千万,能有这样心的人可不多。大抵既得利益的上位者,都是不愿出让甜头的,此人却能想得明白,确实是难得。”

韩凛在心中盘算着。

接着,说话的是白稼研。

“陛下,各位大人,学生是柳堤人,早年丧父,是庄里百家饭养大的。自小奔走在田间地头和手工作坊里。”

“是以,下面学生要说的很多,虽都是些不成熟的观点,却都是这些年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还望诸位容学生一禀。”

没等其他人反应,韩凛就先给了白稼研一个鼓励的笑容,微微颔首,示意其直言。

“谢陛下!”白稼研拜过韩凛道:

“民以食为天,这食就是粮食。可想要有粮食就得先种地,这地里的学问可真大了去了。”

“正所谓谷贱伤农、米贵伤民,要想碗里有口饭吃,就不只是要耕种,而是要有合理的价格作为平衡。不使任何一方吃亏,才有良好的耕作及流通环境。”

“且应加大力度,推行古已有之的间作套种制,以期在有限的土地上,收获更多相宜的作物。不仅能肥沃土壤、加固土地,还能有效避免病虫害,使作物增产、增收。”

当“间作套种制”一出口,黄磬便感叹这孩子,真是在田间跑大的。

其实 ,这套办法,自己想推广已经很久了。

曾经,这种技术被广泛使用在中原土地上,可大混乱时期的王朝兴替,简直比昼夜变换还快。

丧乱经年,黎民流离失所,只是保住性命就已难上加难,这套办法也就丢失了。

现在从这年轻学子口中再次听到,黄磬不禁感慨万千。

“是啊,有些事,是该好好做一做了……”

白稼研说完关于种植作物的看法后,稍稍缓了口气。

接着道:“除了土地以外,还有水利部分也直接影响着收成。”

“大旱之时易有蝗灾,皆因土壤内部水量急剧下降,加之土地上植被作物稀疏,就给其产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旦破土而出,聚拢成灾,收成就全完了。”

“但若赶上雨水过多的年份,太多的水又会造成灾害,冲毁房屋堤坝,淹没田地果树,造成的损失更加难以估计。”

“所以治水、储水,疏通预防、定向浇灌,不仅可防洪灾,还可有效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务必要引起重视。”

秦淮和萧路齐齐点头,看向白稼研的目光中,夹杂着疼惜与爱重。

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在如此年纪,知晓这样多的事情呢?

如今他在殿上,轻描淡写地说出来,而这背后的辛酸艰苦,怕也很难为外人道吧。

“这最后一点,就要说到手工业了。”

此话一出,举座皆惊,没想到他连这都考虑了进去。

但白稼研心无旁骛,只对着前方道:

“学生的家乡在柳堤,与南夏紧邻。因贸易关系,那里以家庭模式为主的手工作坊,可谓数不胜数。”

“却因难以形成规模,所需材料价格虚高,卖出的货品又遭商人恶意压价。是以往往从早忙到晚,而只能换来微薄收入,果腹尚可却朝不保夕。”

“倘若由朝廷出面,扶持手工业者,官府定期开市交易原料及成品,鼓励各家各户扩大生产,甚至以手工品抵税。”

“不仅能保证百姓的收入,还可用得来的手工品,赚取南夏方面的银钱,岂不是一举两得。”

“且手工业所需劳力相对较轻,完全可以鼓励妇女、老人参与劳动,解决家中因男丁缺失,造成的返贫问题。”

“好!”韩凛听到最后,甚至直接拍案叫绝。

笑声爽朗、声振林樾,宛如山岗上的清风……

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里,又有三问被陆续提出。

每一道都援古喻今,直击当下中州的吏治、律法、国情、民情。

学子们,也可谓渐入佳境,每个人都展露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

常常引得韩凛和众臣击节赞赏、由衷称赞。

在这一团和气中,只有秦川没有跟着一起笑。

他望着殿内的学子和对面的大人们,心中激荡起无边的豪情壮志。

现今朝堂的关键人物,将来官场的中流砥柱,可以说是都在这里了。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景象,怕也不过如此吧?

秦川觉得,自己的鼻腔有些发热,呼吸亦跟着颤抖起来。

一腔热血翻涌在身体里,带得手心都发烫。

这种感觉,就好像有一只瑰丽蝶落在自己鼻梁上。

扑闪着炫目的翅膀,在他眼前铺展开一段锦绣前程。

脚下,花开满地、芳草缤纷。

尽头,春和景明、江山如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