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将万贯家财,典藏兵书,还有他一生最心爱的女人,全都留给了朱啸连,独自云游四海去了。
江湖人人都盛赞他,视兄弟如手足,大侠有大义。
他知恩图报,可他不懂人性。
不懂什么是久负大恩必成仇。
他离开的这些年里,朱啸连如愿娶了施思,搬进了苏家大宅。
在施思的督促下,学会了认字、写字,熟读了表哥留下来的,一屋子的兵书,出仕做了武将,后随先皇清君侧,有了从龙之功,获封异姓王。
先皇驾崩,他更加位高权重。
朝堂、江湖与民间,私底下却都在传,他是踩了狗屎运。
他如今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苏仕欢的施舍。
不过一碗热汤嘛!
换来了如今的权势滔天,美人在伴。
没有苏仕欢,他一辈子就只能在山里打猎,与野狗为伴……
………………………………
他越听越不是滋味。
再加上施思这些年来,一直都不曾对表哥忘怀,就连自己视之若宝的儿子,也会私底下,在亲信小厮面前抱怨,“要是苏仕欢是我爹就好了,我娘就不会这么忧郁了……”
他简直气疯了。
对苏仕欢深深的愧意,转变成了浓浓的恨意——
苏仕欢退出江湖了是么?
他的好徒儿李遇白还在啊!
毁了李遇白这个人,也就等同于毁了苏仕欢的声望。
等苏仕欢不再是人人敬仰的大侠了,施思还会爱他么?
自己的儿子还会想认他当爹么?
***
这些年来,苏仕欢长居关外。
中原武林,已经许久没有他的消息了。
他把成名绝技“飞刀斩”传给了李遇白之后,是真的打算退出江湖,去寻一处传说中的桃花源,默默地死去。
失去了施思,他的余生了无乐趣。
在思念施思的日子里,他痛苦不已。
为了抵消这份思念之苦,与寂寞难耐,便不停地喝酒,把自己喝成了一个肺痨。
关外风大雪大,又加重了他的病情。
他在赶来救自己徒儿的路上,不停地咳啊咳,甚至咳出了血丝。
在听到朱啸连的自我剖白后,才明白,自己当年错的有多离谱。
他自以为伟大的“让爱”行为。
实是毁了三个人的一生。
***
月圆之夜,紫禁之巅。
朱啸连提出了与苏仕欢最后一战。
叫天下人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刀神”?!
若是苏仕欢赢了,他便叫人立刻释放李遇白;
若是自己赢了,苏仕欢想救徒儿,就得承担下加诸在李遇白身上的所有罪名,认罪画押后,再一死以谢天下。
苏仕欢不想跟他决战。
但为了徒儿,和老苏家的声望,不得不出手。
李遇白看出了师父的为难,便不再伪装,自己越狱了。
并与方天岚联手,在月上中天之前,揭发了宁王朱啸连的阴谋,和他挟天子以令天下的野心。
事后,两人再次约在江湖饭馆,一起喝上了知遇春。
李遇白也爱喝酒。
但跟他师父不同,他喝的不是寂寞。
而是,跟好兄弟在一起时的氛围。
他想,他比他的师父幸运。
他的好兄弟叫方天岚,而不是朱啸连。
在第十二个单元里,两人又有新的发现——
宁王只是一个傀儡。
而拜月教真正的教主,另有其人。
一个接一个的证据,指向了看似柔弱,手无缚鸡之力的明鸾妃……
…………………………
《盗帅李遇白》堪称台湾上世纪的武侠第一奇书。
它将西方的悬疑探案模式,辅之好莱坞电影的节奏感,引入了东方的武侠小说创作中。
苏椰看完了其中一册,便明白了,唐小山为什么那么推崇折月楼主。
实在是因为,镜头感太强了!
每一个单元故事,字数在15~20万。
无论行文节奏,还是篇幅长短,也都太适合改编成电影了。
她用了不到三个周,看完了十三册。
如同一口气看完了十三部曲折离奇,反转不断的悬疑电影一样,精彩至极。
然后,便明白了,第七道美食选的不是“食”,而是酒。
她开始看第一册的时候,唐小山在欧阳阳的协助下,已经调制出了第一杯。
到她全部看完,十三杯全部调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