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叔叔这样对你,是让你不要有负担。
“他说:有你作伴,他很开心。你也要为自己开心起来啊,双鸦双鸦~”
双鸦睡醒时,李紫玉已经不在公寓了。
但此刻只是早上六点过。双鸦吃掉留在餐桌的酸奶面包,三两口就吞下,独自一人,连品味食物的念想都没有。
他心头麻木,反正到了晨读时间,就从手机找了篇听力,填补空虚似的跟着读起来。这真是一种渡过时间的好方式,重复别人的话,重复别人的区区语音,就把自己满心的寂静都打破了。
但双鸦跟读得并不好。
念了前半句话,后半句就记不起来了。
甚至还有学过的词突然忘掉了意思。
双鸦一怔,勉强集中了精神,可还是读得稀稀落落、句法成分都划分不清晰。
他顿时有些警觉。但时间已到了七点,双鸦不得不收拾好东西,离开公寓乘地铁回学校。
一路紧赶慢赶,他险些耽误早上八点的课。纸笔也没带,外出的行李也没放回宿舍,踩着铃声一头冲进教室里。好在这节课是报刊阅读,不用提前准备,老师当堂把阅读资料发下来。双鸦向同学借了支笔,对方递来文具盒,忽然抬起头朝他嗅了嗅:
“诶?什么东西好香,是从鸦哥你这里传出来的?”
双鸦顿了顿,瞥一眼堆在旁边的脏衣服。散发着从李紫玉身上蹭下的香味道。
他脸上一烫,一言不发想蒙混过去。谁知那同学是个不拐弯的直男,眼睛一亮,一语道破天机:
“嘶,是香水吧!感觉是那种……那种又高挑、又神秘、艳压四方的御姐用的?”
“啊?!”双鸦差点一口血吐出来(“等等,”他暗中神思:“‘神秘’和‘艳压四方’,是不是有点矛盾?不过,他好像真的都有?”)。幸亏旁边一个男生品鉴力过人,救场道:
“鸦哥人家这是高级的古龙香,不是女生用的,闻出来没有?
“——不过鸦哥,你这香水闻上去,怎么有一掷千金的感觉啊……”
几人闹出的声响,惹得老师朝这边重重咳嗽了几声:“咳咳,哼呣!哼哼。”隔着两排座位,一位认真读文章的同学,忽然抬起头朝他们看了一眼。
是简凝。
不知怎的,这一眼,让双鸦觉得停留格外漫长。带着几分冷意,或者闲言勿听的轻视。
也正是这一眼,让双鸦一愣,低下头立时阅读起新闻稿。他今天要做的事很多,练习阅读的时间必须抓紧。同样的道理,简凝想必也心知肚明,他那样理性的人,一定会把课上的训练利用到极致吧。
——至少我不能输给他——
双鸦逼迫自己一字一句、像搜查敌人般死死盯紧了文章。
或许是强大的毅力驱使,他阅读得很快,文章大意也都找到了要点。老师点他起来回答问题,双鸦“唰”地站起身,举起手中的纸页像举起会场中的发言稿:
“Diría que la respuesta se esconde en varios detalles:(我认为答案藏在文章的诸多细节里:)
“【例如第一段第一句话,blablabla,作者态度很讽刺。
“【以及第二段的几个形容词,xxx,带有反讽色彩,以及第三段第一句,blablabla,还有第二句,还有第三句——】”(注)
“【好了,好了,Samuel,】”老师赶忙打断他:
“【说得不错,文章也的确是负面基调。但这是一篇新闻稿,以讲清事件为重,不用像文学作品那样一个个抠字眼啊。太劳苦功高了。】”
——劳苦?
双鸦看着自己的阅读稿,画满了圈圈、横线、各种符号交错的笔记。是有些辛苦。可此时的他仿佛打了鸡血,越辛劳,反而越亢奋越充满成就感。
——就是要辛苦啊。
就是要以这种觉悟,面对项目选拔和之后的考试啊——
向来安静含蓄的双鸦,今天上课却昂首挺拔,连背影都像自带了百万光闪。
“诶,鸦哥大美人咋了?”刚才借笔的直男小声问:“是不是用了香水?难道这东西还能提高肾上腺激素??”
“你说的那是红牛!”同桌白他一眼:
“我求你去商场专柜,仔细学习下香水的基本功能好不好!”
等阅读课一结束,双鸦立刻收拾东西,冲去系里的会客大厅。
稍后的UASJ项目介绍,就定在这会客厅举行。
双鸦在第二排占了个位置,时不时朝门口张望一眼,很快看见系主任带着三、四位外教走进大厅里。几人身着西装,手臂夹着厚厚一摞笔记和宣传资料。他们朝屋里挤了挤眉毛,似乎很调皮地暖场,可还是遮掩不住肃穆又略带压迫的气氛。
外教在昨天的会议都已露过了脸,但是秉持着拉美人热情的性格,在进入正题前又喜气洋洋寒暄了好一阵:
“【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又一次见到我们十分刻苦、十分有活力、又懂礼貌、西语水平还超级高的中国学生们!!我们无比激动,能招募这样的学生加入UASJ的研究项目中来!】”
说话的人,是其中一位获得荣誉勋章的老教授,作为项目代表,和两位同事一起来中国面试学生。如此德高望重,讲话还如此讨喜,让人感叹真乃世间不可多得之全才。然而老教师忽然话锋一转说:
“【作为回赠,我们为大家呈现的项目,也是特点突出,非常有吸引力。
“【最大的特点就是艰巨。很艰巨。把人牢牢抓在里头,想走都走不掉,是不是极其有吸引力。】”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低笑声。老教师摆摆手,像台上的交响乐指挥,手腕子一转把笑声收停了:
“【当然我们这些正经人,不会把学生骗来过来当苦力。
“【项目也是有苦劳就有回报:包括中外高校的证书,项目研究员身份认证,还有国家发放的研究津贴——这可是中外两国出资支持的。如果将来想要读博,还可以延续项目选题,是不是一本万利?
“【前提条件就是:研究生期间,要在导师指导下产出两篇论文。单篇十万词,不算在毕业论文内。】”
“Oops, nooooooooo---!!”
在座学生发出一阵呻//|吟。老教授慈眉善目地朝他们一笑:
“【别担心。毕竟诸位还不一定能入选呢。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项目的具体研究方向。警告:一个更比一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