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语国家的人,哪有靠谱的?剩下那几个作家,连自己的车票还没定,哪有功夫顶替别人的空档?
“再说了,
“这些作家里,就今天这个最有影响力啊。其他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就靠第一天打头阵,看能不能把人气带起来……”
双鸦:“……啊……”
双鸦: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林云书局的外文活动,在网上连记录都搜不到了……原来是质量见不得人啊……
——可“林云书局”这金字招牌,不至于连几个像样的作家都请不动……?
年轻的双鸦尚不知道,邀请嘉宾名流,靠的不只是公司品牌。更直接的影响,取决于活动负责人的人脉。
资历颇浅的徐老师,手足无措站在清晨的街道里。就像被乱流冲来冲去的水中的树叶。
——这是彻底没救了吧。
然而双鸦轻轻地说:
“总之现在,最重要的是让第一天不冷场,对吗?
“能请来谈话嘉宾,让观众有东西可听,就行了?”
徐老师愣了一愣:“什么东西?”
“也许,我能找一些外国学者来。”
双鸦静声说道,
“我和系里老师关系很好。外教老师也是。”
尤其一位外教,曾说双鸦想去的任何文化活动,都可以把他叫上。
他讲:“外教老师很爱读书。也许……他认识今天那位作家?
“能以学者身份,可以谈论一下他的书籍?”
徐老师没有出声。
看着远方,也不知有没有听见双鸦的话。
他片刻后回答:“行啊。”
徐老师眼里,露出与先前不符的斟酌的目光:“你联系着吧。”
》》》
双鸦把那位作家的名字——何塞·巴布罗·玛丽安娜·戈麦斯·希梅内斯,笔名“佩佩·戈麦斯(注)”——发给了外教。并且说明了事情缘由。
他很快收到消息:“【你好,Samuel(双鸦的外语名)。我正要找你呢,刚刚系里的老师聊到你。】”
“【那位佩佩·戈麦斯的书我读过,挺好看的。很受年轻人欢迎,算是新潮的严肃读物。】”
“【你是说,要我对他的书谈谈感想?】”
双鸦的眼睛一下亮了:
“【您看过他的书?而且还有一定见解是吗!】”
“【对……读书会要办不下去了,想问问您或者您的朋友能不能去暖场,讲讲对作品的理解就行】”
“【因为您是学者,出场很有分量,所以想到邀请您。
“【可以吗?】”
最后一句话,双鸦几乎不是询问,而是在确定了。他知道这位老师很和善,也很喜欢一切与文学有关的事情。
但老师回答:“【别激动,Samuel,也别担心。
“【这件事不该你参与决定,而是策划方。
“【他们会有办法解决的。】”
“【你先休息一下。对了,Samuel,刚刚有老师提到,一家公司邀请你去做翻译,似乎是什么艺术品策展和网页布置。”】
——艺术品展览,网页布置?——
不过双鸦并没有注意。
他怔怔地、难以置信地向外教问道:
“【我们不参与决定?……
“【可是,他们解决不了啊……】”
双鸦几乎央求起来:
“【这也是宣传西语的活动啊。老师,读书会就要开始了,没有别人能来救场——】”
然而正是这时候,就在他身边,徐老师忽然抬手打了一声招呼:
“啊,您来了!您好,您好,终于见到您了!”
他朝着街边跑去。迎面跑向两个人,如释重负,握住了他们的手。
“可算帮了我们大忙,感谢,太感谢了!”
来人中,有一个穿着长款西装的年轻人。以及手拿夹克、衬衣口袋别着漆亮钢笔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是个外国人。他握住徐老师的手,带着西语口音问候道:
“Nice to see you, Xu.”
他们交谈了很久。那个穿长西装的年轻人,用中文和徐老师说话,又用西语和外宾说话。谦和自然,却又熟稔得收放自如。
直到许久后,徐老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转头介绍起了双鸦:“哦,这位是叶双鸦小叶同学,林云大学的学生,我今天请来帮忙的。”又指向两位来客:
“这是咱们的活动翻译,王先生,青年才俊,是西语翻译的新秀啊!
“王先生也认识很多外国朋友。这位,桑切斯先生,是旅居中国的西班牙学者,对潮流小说很有研究。今天特意赶过来帮我们解围,代替一下没来的作家,太感谢了!
“也多亏王先生从中牵线,解我们燃眉之急!我当初向您求救,还真是找人了啊,王先生!”
双鸦在一旁茫然听着。头脑飞转,理解着其中关系:
王先生,是徐老师请的翻译?
王先生受徐老师求助,通过自己的私交,找来了学者桑切斯?
桑切斯,要为今天的活动撑场?
所以,徐先生早就找好了解决办法。
早就想到王先生这个资源。
他作为活动方,哪里如双鸦想的那样,山穷水尽,窘迫得无路可走了。
而双鸦,又哪里如自己以为的那样,别人举办的活动,还轮得到他来救场逞英雄。
双鸦呆呆地忽然问:
“那,那么王先生是读书会的翻译,我又是来做什么的?”
徐老师诧异地看着他:“啊,你是来帮忙的呀!不是说了吗?
“后场可能有些事务,比如帮忙布展、搬运桌椅这些。因为有外国人在,所以叫外语学生来,更方便嘛。
“而且你看,咱们这里有几个外国孩子,”
他指了指胡里奥和娜塔莉亚。像是善解人意,眼里又透出些狡猾,
“你懂外语,看着他们也更方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