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屋看到案上滴答摆动的水法自鸣钟,我暗中点头:算高福识相,这就将钟修好送来。
“贝勒爷吉祥!”绮罗听到动静,领了春花、秋花、秋柳出卧房迎我。
知我要来,绮罗早去了白日的压鬓绒花,只拿一根金簪挽发。洗净脂粉的一张脸,粉粉白白,与好人无异。唇色虽说还淡,但确是添了红润——三天而已,我确定绮罗气色果是好了不少。
“罢了!”抬手叫起请安的绮罗,我进内坐下。
“贝勒爷,您请喝茶。”绮罗接了秋花的茶转捧给我,我顺势拉绮罗在我身边坐下。
这离得近瞧得就更清楚了,绮罗皮下再不见腊月底让我心惊胆战的死灰。及等肌肤相亲,鼻尖嗅到久违的参香,我愈觉放心:女为悦己者容。绮罗能记住我的嘱咐,花心思美容养颜,终归是想得我宠爱的。
……
今儿正月初五,我请年酒。
散朝后胤褆、胤祉、胤祺、胤祐、胤禩、胤禟、胤俄等另有应酬,只胤裪、胤祥、胤祯、胤禑、胤禄等几个未当差没开府的弟弟先同我回府。
车驶进二门,看到琴雅领了玉婷、秀英、懋华、海棠等妇人出门来迎,我不免皱眉:这一个年琴雅不叫绮罗进宫拜年和往别府吃年酒就罢了,怎么连爷府邸请客都不叫绮罗人前露面?琴雅如此孤立绮罗,不说绮罗内里如何不忿,即便来客,都难保没些想法。这可不好!
……
见面、寒暄、坐席、喝酒,一切中规中矩地跟昨儿胤祉府邸年酒没有两样——一般地枯燥沉闷。
七道热菜之后,厨房照例进热汤
膳。今儿的汤膳自然就是福寿全。当着一众亲友,我无可能哗众取宠,命高福领人抬进一溜绍兴大酒坛,所以这福寿全跟往年的汤羹一样盛在带盖的如意蝠纹品锅里传上席。
开始没人当回事,但随着锅盖揭开,荤香四溢,在座众人不自觉地停了话头,提鼻闻嗅,独胤祯惊喜失声:“福寿全!”
一屋人的眼光瞬间集中到胤祯身上。胤祯笑道:“大哥、三哥、五哥、七哥,这新上的汤羹‘福寿全’滋味鲜美,无可言喻,不妨尝尝!”
闻声众人目光转向品锅,眼见一锅醇厚金汤,胤褆当先喝彩:“这个汤色,漂亮!”
拿起碗,胤褆拿勺盛舀。眼见胤褆开动,别桌亲友再无犹豫,纷纷舀盛……
“四弟,”胤祉看着胤褆盛汤,随口问我:“这个汤,刚十四弟说叫什么来着?”
“福寿全!这个汤取‘吉祥如意,福寿双全’之意,名福寿全!”
……
直喝完一碗,胤褆方空出嘴来问:“四弟,你厨子做的这个福寿全委实不错,有方子吗?回头抄我一份!”
“有,有!”我必是答应,转脸叫管家:“高福、高福!”
胤祉跟着笑道:“四弟,你也抄我一份!”
……
无意外地,福寿全成了席上最热烈地话题,所有人都赞叹福寿全的食材和滋味,转眼将席上品锅吃了个底朝天,仍意犹未尽。
我看在眼里,心里不免骄傲:开府五年,爷府邸可算有样能够服众的“府菜”了!
俗话说“三代为官,始知穿衣吃饭”。一直以来汉人都视我满人为蛮夷,不通文化。京里各王侯公府为了标榜文化底蕴,无不效仿“天下第一家”孔府,搁饮食上下足了功夫——即便不能整出满汉全席那样的大席,但能治出高摆酒席也成,再不济做出几样为人称道的“府菜”方是基本的体面。不然坐拥万千门下,连个厨子都寻不来,未免太过无能。
道理我都知道,就是这好厨子太难寻——似那成名的,多是名花有主,而未出头的,大率连海参鲍鱼对虾都没曾尝过,何能再会调味?
就是京里传承近百年,历经三朝,号称“第一王族”的礼亲王一系,其府邸最出名的也只是糕饼点心,不是酒席菜肴,更不是最见厨艺功夫的汤羹。
不然皇阿玛也不至于因为一个“八宝豆腐汤”就给张东官授官,召他进宫效力了。
实在是京里的厨子真不大行!
御膳房尚且如此,我府邸,可想而知。不过,现有了绮罗,这个懂医理,好美食,还有广博见识、独到审美、有钱有闲的妇人就不一样了。
我相信这福寿全只是一个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