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回廊下摆了两排水桶两排碗,桶上贴着井水、雨水、河水、是否加矾等红纸签,我一路瞧过去,果是加矾后的碗水更为清亮。
“不错!”我点头道:“只这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加的药量还得找了太医,嗯,靠谱大夫来仔细推敲。”
江宁现在可没有太医,而大夫,这人生地不熟的,能找谁?
“曹寅!”
我尚在思索,十三弟已然与我提议:“他人头熟!”
不错,我点头,且有密折权,可以第一时间上达圣听,比我自己实验出结果后写折子上奏更有时效。
“喳!”戴铎答应一声,随即告退请曹寅去了。
“四哥,”目视戴铎背影消失,十三弟与我夸赞:“戴铎这差当得不错!”
十三弟说得言简意赅,我却了然于胸。
有这桩净水功劳在手,我和十三弟这趟差但凡不出意外已然圣心在握。
绮罗!再一次地我想起这个昨儿后晌才离开的小妇人,想她肚子里到底装了多少道听途说,随口一句叮嘱就能解决灾区饮用水不净的难题。
如此我又想到了绮罗提的开水加盐这一桩,吩咐:“高无庸,吩咐人再赶买些盐来!”
似马匹奔袭之后都要喂些盐巴以防脱力。人家常菜里有盐,倒不需要额外补充。不过灾区各样不备,一天能喝上两顿粥都不容易,更遑论菜肴。绮罗提议喝盐水补充盐分,就很有必要。
……
两天后暗卫秦保儿最先送来淮安县令、县丞、县尉沆瀣一气,贪污赈灾钱粮的消息。我和胤祥立刻赶赴淮安——县衙拿人,开堂审讯,砍头示众,一气呵成。
又指派当地教谕替代被砍头的县令、县丞、县尉主持县务,抄了县令、县丞、县尉的家产,开设粥厂,赈灾放粮。
三天办完淮安的差事,写折奏发六百里加急呈报皇阿玛,又收到秦福儿送来的丰县县令强征夏税,勾结地方豪强低价购买灾民土地的信。赶来丰县。
看到苦主是个十岁出头的小麻脸的一刻,我颇为沉默:就这一个孩子?
小麻脸却是有些见识,见到我和胤祥立刻跪地磕头,口称:“青天大老爷,你们可要替小民做主啊!”
胤祥看笑了,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小人姓李,叫李卫,今年十四。小人是丰县本地人。小人家的房屋被大水冲了,爹娘都被水冲走了,小人也被水冲到河滩,为秦老爷所救。”
秦老爷?我瞥一眼秦福儿,恍然:宰相门前七品官。爷跟前的小太监人前确也当得一句“老爷”。
“秦老爷说他要去丰县,正能送小人回家。”
“小人回家后发现大半村子都被水冲毁了,死了很多人,几乎家家都在办丧事。”
“这时候县里衙役却下来征收夏税。小人家里原有两百余亩地,还请了十二个长工。现在十二个长工死了八个,小人要赔这八个长工家眷的身契银子,地税还要交十五两。小人的家被冲了,没这许多银子,就说卖地。结果原来八两一亩的良田,被本地豪绅压价到一两一亩。”
“小人去求早前跟小人爹交好的王大善人。王大善人说他不是不帮小人,实在是他收到了知交,不敢帮,劝我人在屋檐下暂先低头,把地卖了,只留个二十亩,够我一个人吃用就行。等风声过了,他帮衬我盖房子娶媳妇,把日子过起来。”
这什么狗屎的王大善人,竟然助纣为虐!
“什么知交?”我问秦福儿。
“爷明鉴,丰县县令跟一两银子买地的沈举人是儿女亲家!”
果然是官府乡绅勾结。
“除了这个李卫,还有其他苦主吗?”
李卫太小了,最重要的是他家的地没有成交,当不得证据。
“爷明鉴,”秦福儿回禀:“沈举人在李卫村庄已以一两一亩,成交了五百余亩土地。”
有苦主就好!
我站起身,招呼胤祥:“走吧,十三弟,去县衙!”
……
县衙查账,直接搬出地契底簿。一个村三月底的田地还是八两一亩,现不过六月,就跌到了一两?
一个沈举人,几天功夫低价囤地两千余亩,还有什么可说的?缉拿,审判,抄家,杀头,县令、县丞一块陪绑,土地发还……
办完丰县,又收到洪泽县令吃绝户的消息,得赶去洪泽。
临近启程,李卫来给我磕头:“四爷,小人父母双亡,无牵无挂,愿意跟福儿哥一样,追随四爷鞍前马后。”
才几天功夫,这李卫就跟秦福儿称兄道弟了?
扫一眼秦福儿,我问李卫:“你愿意净身当太监?”
汉人进宫和各大王公府邸最简单直接的路径。
李卫闻声唬了一跳,瞬间捂住了自己的□□,哀声告饶:“四爷慈悲,自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小人父母就留小人这一根独苗,即便小人父母不在了,小人将来也要娶媳妇生子,如此九泉之下才有脸见列祖列宗!”
我……
“噗”,胤祥又笑了,劝我道:“四哥,我看这李卫一脸麻子,多半是小时候得过天花。”
“十三爷明鉴!”李卫没规矩地插口。
“四哥,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李卫早年能打天花疫中存活下来,这回水灾又能逃得性命,想必有些福气也未可知。”
十三弟开口,我必是同意,何况李卫家世普通,我收他不犯忌讳。
“戴铎,”我吩咐:“李卫愿意留下充任小厮,你领他去换身衣裳!”
过去一年我费尽心机教导绮罗家法规矩,结果防不胜防不说,还招她怨怼疏远。李卫村野乡童,完全不知我府邸规矩。我留他在书房,瞧瞧他怎么学我书房规矩。
“奴才李卫谢爷恩典!”
不得不说,这个李卫有些机灵,现就改口以奴才自居了。
绮罗若是有这个觉悟,我轻叹一口气,爷少生多少气?
由此可见强扭的瓜不甜 最要紧的就是甘心情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