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玚苦笑一声:“的确有点意见,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老师,其他老师只是觉得分散了我的精力,但这两门老师觉得我既然要参加竞赛为什么不选他们的科目。”
盛柏笑了起来:“老师们也挺有趣的。”她又关心道,“你确定两边都能顾得上吗?现在还只是自习课学信息竞赛知识,等之后为了参赛肯定会全天都去学的。”
“我既然决定了,就明白自己需要承担的压力。”姜玚认真道。
盛柏感觉姜玚这点上比自己还成熟,他把时间分配好,不会手忙脚乱,而是从容地把两边的学习任务都完成了,知识也都吸收了。
盛柏有些郁闷,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姜玚的聪明不止体现在学习上,还体现在做事情很有条理上,这让他事半功倍,而且是他自己自然而然总结的方法,她就要在网上看一堆人的经验再总结出适合自己的。
姜玚的办法很简单,他就是把时间均分,他知道自己做每科作业需要多少时间,他也知道自己预习和复习需要多少时间。
盛柏知道他的方法,但她没法照搬,因为有时遇到难题,她会卡壳,自己思考半天再答上,时间会超时。
她每天必须的工作是看这周的书,而且她要做额外的功课,把这本书相关的解读和涉及的知识都了解一遍,虽说每个同学都要回答,但不一定讲得很全面,她需要给大家补充。
每晚就那么多时间,她这些搞完就没有时间复习和预习了,所以才说分散了精力。
最关键的是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止是智识上的,还有精力和时间。
盛柏天生并不是那种精力特别旺盛的人,她也知道怎么改善,就是多运动,所以每周末还得分配一部分时间给锻炼身体,多亏初三为了体育中考,她把体能提升了不少,现在才能兼顾这么多事情。
转眼到了周一,盛柏早上起来就开始紧张,心跳加速,这一天除了要面向三千人演讲,还要拿到期中考试的成绩单,她肚子都有些疼了。
盛柏深呼了几口气,也没有刻意对自己念叨了,而是转移注意力,上学路上和姜玚聊最近看的书,给他转述内容。
她读了一本历史题材的作品,主要是解读角度不同,尤其和教科书比。
姜玚有些困惑:“你这样不会混乱吗?答题不会写偏了吧?”
盛柏抗议:“我怎么可能搞混!”不过她又笑了起来,“还是谢谢你关心,我知道答题需要什么,什么又是课外延伸阅读,放心吧。”
盛柏顿了一下,她突然想到了一点,为什么名著阅读兴趣班的学生好多都退出了,他们不想读“无用之书”,名著也是有用的,可以引用到作文里,但像盛柏整理的书单,知名度没有那么高,剩下来的是真的爱读书之人。
她又紧急把这一个感想加到了演讲稿里,再让杨老师检查一下,他虽然嫌盛柏到最后关头了还要修改,但内容挺好的,就没有多说什么。
盛柏和班里升国旗的四位高个同学一起去主席台附近准备。
主持的老师让她等一下,国旗下演讲在升国旗和唱国歌后面。
盛柏站在主席台旁,跟着音乐仰头望着飘荡的旗帜唱完了歌,接下来是她了,她吐了一口气,登上了台阶,站在了主席台中央的话筒前。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高一六班的盛柏,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
姜玚站在台下仰望着盛柏,她虽然把稿子带在手边,但只是偶尔瞄一眼,几乎完全脱稿,轻松自如地给大家演讲,甚至还把话筒拔了出来,自己拿在嘴边冲着台下讲着。
“我们不止需要技能知识的实用,还需要人文精神的滋补……”
盛柏的语气并不咄咄逼人,反而很谆谆善诱,她讲的内容也并不振奋人心,但却让人不知不觉都听了进去。
“学校,家庭都是教育的一部分,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自我教育……”
姜玚在台下握住了右手,他望着在台上仿佛闪闪发光的盛柏,不知不觉,盛柏已经这么厉害了,他也不想落后。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盛柏把话筒塞了回去,向台下微微鞠躬,再凝视了一眼台下这乌央乌央三千多号人,收回了目光向台下走去。
她回到六班的队伍里,身旁的同学轻声道:“你讲的真好。”
盛柏点点头:“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