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当值的弟子们可以让八珍馆免费送到屋中,只是要稍微晚一些,可惜许云烟今日休沐,想让八珍馆送,就得加钱。
这是陈师傅想出来的法子,他向来精明,每一笔账都要算得清清楚楚,容不得半点纰漏。
但陈师傅的女儿陈聆儿,那位秦家唯一的外姓长老并没有遗传到这一点,也万幸她没有遗传到这点,否则弟子们想从她那儿请教点修行心得,恐怕得砸好些宝贝进去。
该省省,该花花,许云烟从来都是亲自去八珍馆用膳的,今天也不会例外。
她路过校场时,略作停留,看着年轻一辈的弟子们挥汗如雨,一板一眼,弟子比斗中刀剑交错,碰撞出许云烟熟悉的脆响。
嗯,她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修炼、习武、读书,课余时间发展一些兴趣特长,例如琴棋书画、歌舞百艺,许云烟还记得与她同届的秦思慎在研究墨家机关术,几乎到了一种走火入魔的地步。
只有这样,才能在秦家的一众弟子中脱颖而出。
无论本家、旁支还是外姓,只有天资上佳的弟子能留在摩星岛,其余的在成年后都会被分到蓬莱十一岛各处,经营秦家的世俗产业。
这种制度没有空子可钻,秦家完美继承了大秦严而不苛的律法之道,即使是宗主后代,不合格就是不合格。
秦家没有严格的内外门之分,但众弟子普遍默认,留在摩星岛的才是内门弟子。
秦琢不算,他根本没有在本家上过学,归来时已经加冠,看在秦老家主的面子上,非但让他留下了,还混上了玄鸟阁阁主。
别误会,许云烟很喜欢她家阁主,只是秦琢没吃过其他弟子的苦,她对这一点深感遗憾。
蓬莱十一岛外,秦家并非没有商铺田地,只是为了防止手伸得太长,多数是出资雇人管理,定期查验账本,不定时地派弟子巡查,防止出现中饱私囊、鱼烂取亡之事。
许云烟突然心神一动。
要不吃完饭后就去试刃堂看看吧?
“试刃堂”是蓬莱秦家颁布任务、挂出悬赏的部门,也是那些天资欠佳的外门弟子的上升渠道之一。
不少外门弟子都是通过大量的功勋,一步一步重归摩星岛的。
而内门弟子也有一定的指标,许云烟不喜欢拖拖拉拉,刚过完元宵就连着接了几个任务,完成了当年的指标。
本来今年已经可以歇着了,但许云烟此时却荒谬地生出再去接一个任务的想法。
看来是出什么事了。
许云烟相信自己的直觉,定是试刃堂颁布了一个让她不得不跑一趟的任务。
不急,先吃饭,吃饱了才好干活嘛。
酒饱饭足的许云烟溜达着翻过几个山头,到了离鲸鲵渡最近的一个大院,那就是试刃堂的所在,为了方便接下任务的秦家子弟出行,试刃堂出门就是驰道,拐个弯就是渡口。
只是苦了试刃堂当值的弟子们,每天翻山越岭地上班,事务繁忙又容易出错,起早贪黑都是常事。
秦家有一个分辨各脉弟子的方法流传甚广:
习惯于成群结队,走路带风,目光锐利,大概率是悬镜堂的。
一脸“我超有钱”,打扮新潮悦目,出手阔绰,大概率是藏珠堂的。
从早到晚面带微笑,说话讨喜,热情洋溢,大概率是报李堂的。
耐心细致不浮躁,情绪稳定,却总是略显疲惫,大概率是回春堂的。
气质平和,偶尔会发出奇怪的笑声,随身带零嘴,大概率是百兽苑的。
寡言少语,偶尔身怀异香,时常灰头土脸,大概率是百草苑的。
做事不紧不慢,文质彬彬,好说话又很有原则,大概率是三个藏书阁的……
而那些眼眶青黑,脾气一点就炸,说话句句带刺,不用想,绝对是试刃堂的,并且那天必定当值。
离开工作岗位,试刃堂的弟子多数也是阳光开朗好青年,只能说,试刃堂的工作令人面目全非。
许云烟先做了一番心理准备,才缓步踏入了试刃堂的大门。
“领任务往左,接悬赏往右,找堂主往后面走。”
一个半死不活的声音在门边响起。
那是试刃堂的守卫,同是守卫,这名弟子的精神面貌与谭奇全然不同。
许云烟早已习惯,她向守卫点头致意,见他整个人都快化成水摊倒在地上,又必须强撑着站直身子,不禁流露出几分怜悯。
可守卫已是试刃堂一脉最轻松的工作了。
往左拐,跨过偏厅门槛,出现在眼前的是三面挂满竹片的大墙,竹片正面写着任务的编号与梗概,反面则是具体要求,这些字都是试刃堂弟子一刀一刀刻上去的。
许云烟的修为已至炼精化气后期,刚好可以接第二面墙挂出的任务。
第一面墙上多是一些找猫抓狗的闲杂活计,还有忙不过来的堂主发出的求助信,先前许氏姐弟帮藏珠堂整理灵宝的活儿就是这里接的。
这面墙也不乏镇妖除祟一类的民间委托,而且这类威胁到百姓安全的任务优先度极高,挂了三天没人接下,就会强制下发到离出事地点最近的秦家子弟与客卿处。
即使接到任务的是一名长老,若无优先度更高的事务在身,也不能推脱。
第二面墙堪称包罗万象,什么都有,难度较之前者更大。
至于竹片最少的第三面墙,若想接上头的任务,起码得到炼气化神,许云烟也懒得多看。
一眼扫过,尚未看清上面的字,就锁定了要找的任务。
就是这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