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停下车,就见听到动静的胡玉凤和胡大舅几个已经围了上来。
七嘴八舌道:“文礼,这是给厂里买的吗?”
“嘿,到底是汽车,就是比三轮结实。”
“新的还是二手啊,多少钱?”
胡玉凤拨开众人上前,大声笑着和秦文平打招呼,连声说又麻烦他了,截住了众人的话头。
秦文平也笑着回说都是一家人,有啥麻烦的。
这是厂子建成他第一次来,忙不迭的对着胡玉凤一顿夸,只夸得她心花怒放喜笑颜开,硬是拉着秦文平进屋喝茶。
秦文平乐呵呵地跟着进去,两人你来我往聊得很是热络,秦文平也不着痕迹套出来好些话来,见自家弟弟真的过得好,脸上的笑容又真诚了几分。
坐了会儿,秦文礼就领着他去参观厂子,胡玉凤则叮嘱灶师整治一桌好饭菜,一来是感谢秦文平,二来也是庆祝家里添了大件。
叮嘱完又拿起电话给杨秀打过去,让她带三个孩子跟着杨建一起来。庆祝嘛,家里的人肯定要齐全!
等两人转回来,胡玉凤才有功夫问起车的具体情况。
秦文礼如实说了,胡玉凤听得不住点头,把秦文平夸了又夸。
下午,杨建带着姐姐和外甥几个到来,一家子加上惠子和杨建,正好坐一桌。
秦文礼招呼胡大舅一起,他却很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有老人味,还是不要往桌子上凑了,径直端了饭去自己的小门房。
秦文礼见胡玉凤面无异色,便也不再多说。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饭后,秦文礼把他哥送到路边,看着他坐上车这才起身回返。
……
院子里,三个孩子已经撒欢的跑了。
李想也就是妞妞,早褪去刚来时的内向羞涩,如今学籍也转到镇上的小学了,见的人多了,自然也变得活泼又开朗。
惠子看着几个孩子,脸上的笑容一直没下去,想起一个事儿,转头正色对胡玉凤和秦文礼夫妇道:“干妈,哥,嫂子,我有一个事儿想请你们帮我参谋参谋。”
“我前天在村上碰见苟支书,他说苟二奶奶准备在外定居了,托他把房子卖了。”
胡玉凤闻言神色不由变得郑重起来:“那户口呢?”
“苟支书说可以带两个人的户口。”
这还差不多,胡玉凤满意地点头:“带户口的话就可以买,但,你真决定把户落村里了吗?”
惠子点头,柔柔一笑:“那院子我住惯了,离咱家也近。”她好不容易有了娘家和亲人,怎么舍得再分开。
秦文礼思索道:“苟支书说了价格没有?”
惠子点头:“说了,院子,连带庄前屋后的四亩地,一共3000块钱。”
胡玉凤拧眉不赞同道:“山沟沟里送人都没人来,还敢要3000,你先别急,我明回去磨磨价。”
惠子闻言感激地应了。
杨秀听完整场也替惠子高兴,惠子户口还在郭家,要是买了房子迁出来,就不怕那家人乱打注意了。
胡玉凤心里记挂着这事儿,晚上便直接回了老家。
虽然她嘴上说苟二奶奶家的房子送人都没人要,但客观上,还是有人要的。他们小沟村下辖六个队,其中以老秦家所在在四队和与他们比邻而居的三队条件最好,都是倚着国道发展。剩得四个队条件可就差远了,像最远的一队和六队,搭个班车都得先走上十来里的山路呢。
所以这房子要是放出风声,难保那头脑灵活的不抢着买。
翌日,她便携着手拎礼当的惠子登上苟支书家的大门。
苟支书毫不意外。
和老胡你来我往一番拉扯,最终惠子含笑双手奉上2200元,签下过户合同。
这边胡玉凤和惠子高高兴兴出门,关上门的苟支书也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
他堂弟只说1500卖院子,地全部给他,要求只有一个,苟二奶死了葬在他家地里就行。这有啥不行的,就算地不给他,要葬他家地里也不会拦着呀。
平白得了十来亩地,但他一家也种不过来。稍稍用了用脑子,便拿出四亩地连带两个人的户口,把这消息透露给惠子,也算是卖给老秦家一个人情。
想着胡玉凤临走时那心照不宣的表情,苟支书又翘起嘴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