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杨秀提到那个烤锅,她回去跟丈夫提了一下。也不知秦文正在哪里淘来了一个旧的,刚开始火候不好把握,等多试了几次烤出来的月饼果然酥酥脆脆的,一咬满口掉渣。当时就打发几个孩子给三家各送了一份。
陈秀莲闻言难得点头肯定:“我尝了确实好吃,今儿生意肯定不差……”
李兰花笑得灿烂:“那就借您吉言啦……”
陈秀莲看着儿媳的笑脸,一时有些晃神。这样灿烂的神色确实比以前死气沉沉的样子顺眼多了。
……
这个年头,除了走亲戚串门子,人们唯一能闲逛散心的地方就是赶集。县里市里那不敢想,农村人么,除非必须得去的事,谁乐意大老远花几块钱车费就只逛逛?所以最好的地方就是本乡镇的大集。
赶集不一定非要买什么,就哪怕是听听集上的叫卖,看看热闹的人头也都开心。尤其是这会儿夏粮早就进库,秋粮一过十五也要收,中间这段时间相对没那么忙。不抓紧这个空挡出来逛一逛充充电,怎么应对接下来的秋收呢?所以今儿的集就格外的热闹。
热闹好啊,热闹就意味着人流量大,流量大销量就快,胡玉凤这些摆摊人就开心。所以一下车,几人就默契的分头行动,支摊子的,停车的。
打发喜子照看着两个孩子,趁着杨秀揉面的功夫,胡玉凤赶紧把一袋袋装炸好的小麻花先摆开,然后挂上热情的笑容,熟练的开始叫卖。
在旁看了全场的陈秀莲不由得有些沉默。她不常上集,就算来也都是瞟一眼就过,所以还真没见过几次妯娌摆摊的模样。这会儿就有种很落寞的感受。她还在想着怎么内斗怎么压人家一头,而她的对手已经悄悄升了级。
这种感觉在看着如同潮水般涌来摊子上的人群时就格外深刻。她悄悄退了出来,慢慢踱步到儿媳的摊子前。只见她眼里木讷死板的儿媳此时笑颜如花,一张嘴像是抹了蜜般把客人哄得喜笑颜开。就连阴晴不定的二孙女也是一张笑脸迎人,两只小手有条不紊的打包收钱。
陈秀莲一时有些迷茫,这两家怎么好像商量好了一起拼命往前游,却独忘了告诉她,留她们一家在原地打转。
她今儿不是来寻开心的吗?怎么开心没寻到,反倒是一肚子委屈和迷惑。
……
胡玉凤可不知道她的老妯娌受了刺激正在怀疑人生,她卖货卖的正快乐。
喜子领着两个孩子溜了一圈,啥也没买又回来了。快乐的胡玉凤看着两手空空的大孙皱眉,招手让喜子顶了杨秀的位置,把她手里的活计交给杨秀,然后领着她的乖孙孙买东西。
杨秀无奈的摇摇头。婆婆现在什么都好,就是有些过于惯孩子了。她之前还和丈夫说过这个事儿,两人也不明白婆婆态度大变根源在哪,也只能顺着她,由她去吧!
扔过思绪,杨秀挂上同款笑脸开始招呼客人。
这一忙一直到一点,街上的人少了一些,她才舒了口气,有空看看婆婆给两个孩子买的零碎。
什么发卡头花、铁皮青蛙、小零食方便面……反正就是零零碎碎一大包。
杨秀不赞同地看着两个小家伙:“咋又跟你奶要了这么多?”
胡玉凤把孩子打发到一边:“我给买的,半年不上一次街,这来都来了……”
行行行,来都来了……这句话可真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婆婆就往哪里搬。
一直忙到下午散摊,几人正在收拾摊子,就听一个女声道:“你是润玲婶子家的秀儿吗?”
杨秀猛地抬头,只见一个年约30的年轻妇人脸上挂着小心翼翼的笑容,有些忐忑地看着她。
“惠子,你是惠子吧?我是秀儿。”杨秀激动地无以言表,谁懂啊,生死未卜的人就这么活生生出现在面前,要不是怕吓着惠子,她都想上去抱抱。
好半天才压下心中的激荡,杨秀正了正神色,关切道“你现在还好吧?”问完又赶紧解释:“我听我妈说你身体……你手术做了吗?”
惠子笑着点点头。
胡玉凤挑了挑眉,收拾好东西便过来跟惠子打招呼,杨秀赶紧介绍,“我婆婆……”
惠子有些拘谨的和胡玉凤打了招呼,不安地动了动终是鼓起勇气道:“我听润玲婶子说你家招人呢,我就问问现在还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