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自家猪肉嘛,也没多少……”秦文礼笑道。
“大哥……”杨秀抱着撒完尿的秦树过来。
“我蹬三轮过来的,把东西和两个孩子放车兜里,你嫂子给拿了衣裳……”
秦文礼就见三轮车上还放着草垫子和军大衣。秦文礼把俩孩子安置在草垫上,又给两人裹上军大衣。秦文君推着三轮车,三人往家里走。
“爹妈都好着吧?”
“好着呢,你打电话说带孩子来,爹妈可高兴坏了,都盼着呢……”
秦文礼闻言嘴角嘴角微掀。
*
“爹,妈……钰钰,树树,这是爷爷奶奶,叫人……”秦文礼刚进院子,就见两位老人站在屋檐下望着门口。
“爷爷,奶奶……”两小孩乖乖喊人。
“哎,乖,长得可真俊。回来就好,快进屋……”
一番谦让,几人拥着老人进了堂屋。
屋子里架了火炉子,热气融融,熏得众人面色都柔和了许多。
“秀儿,文礼,快带着两个孩子上炕暖暖。”秦老妈热情的招呼儿子媳妇。
“我坐火炉边烤烤,让秀儿和俩孩子上炕去……”秦文礼对亲妈道。
秦老妈还想再让,秦文君道:
“自己家怎么舒坦怎么来,妈你快上炕看你孙子孙女去,就别管文礼了。”
秦老妈闻言笑的像朵花:“好,好,那我就不管你们兄弟了,我抱抱孩子去……”
秦老爹坐在沙发上笑眯眯看着,也不说话。
“你是树树?几岁啦?瞧这小脸长得,粉扑扑的,多像文礼……”秦老妈眼神慈爱的能流出水。
杨秀瞧眼怀里白嫩嫩的儿子,又瞧眼面色棕红的丈夫:果然在婆婆眼里,孩子都像爸爸。
被老太太拉到怀里的秦钰口齿清晰道:“奶奶,小树三岁半了,我六岁半了。”
“哎呀,这孩子话说的多好,你还记得奶奶不?”老太太对孙女简直怎么看怎么爱。
“记得呀,奶奶给我蒸过包子……”
杨秀瞬间想起来了,四年前她怀着秦树来医院检查,把钰钰留在婆婆这儿。
回来就听钰钰说奶奶给蒸了白面肉包子,回家好久小丫头还念念不忘,惹得胡玉凤骂了一场。
“哟,那会儿你才刚三岁吧,还记着呢?奶奶明儿就给你蒸包子吃!”老太太没想到四年前的事儿孙女还记着,顿时乐得合不拢嘴。
“文君,文礼,来端饭……”秦大嫂在院子里喊。
“瞧你大嫂,你刚回来就指派上了……”秦文君笑着说道。
秦文礼闻言眉眼弯起,跟着大哥出门。
秦老妈看似搂着孙女,杨秀却发现她偷瞧着两兄弟。见两人一起出去,秦老妈偷偷松了口气,神色越发舒缓。
杨秀心里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真是重也不得轻也不得!
她利索起身下炕:“爹,我回去帮着端饭,你看着树树……”
秦老爹哎的一声,放下烟斗就凑到炕梢。
秦大嫂见杨秀进来就笑道:“秀儿,你陪着孩子呗,有他们两兄弟端就行了……”
“孩子爹妈看着呢,嫂子还有啥我能干的?”
“那你盛汤吧,他们男人笨手笨脚的,舀一勺恨不得撒半勺出去!”秦大嫂假装抱怨。
杨秀也笑:“行”
几人快手快脚的端饭上桌,秦老爹和秦老妈也抱着孩子坐了过来。
“年年和月月没在家?”年年是秦文君的长子,月月是小女儿。
“没,放了假就去他舅舅家了,估计也快回来了……”
饭桌上老两口看小孙子利索的自己吃饭,又是一顿夸。夸的秦树挺起小身板吃得更乖了。
秦大嫂盯着挪不开眼:“哎呀,这么大正正是最乖的时候,咋看咋乖,咋就看不够呢……”
秦老妈笑呵呵道:“我还说让两个孩子多呆两天呢,你好好看个够……”
“那感情好。”
一桌子人乐乐呵呵吃了饭,秦文礼和秦文君去其他几家送肉,杨秀领着两个孩子在家。
说是杨秀领。孩子根本就到不了杨秀手里。
老两口变着花样的陪着孩子玩,又拿出珍藏的点心罐头给孩子吃。
秦树一改刚来时的生疏羞涩,在秦老爹身上爬上爬下,是不是还揪揪老爷子的胡须。
看得杨秀眼睛只瞪。可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根本不看妈妈的颜色。
秦大嫂看在眼里,转头拉着杨秀道:“你针线好,我给年年纳了双鞋底,帮我参详参详……”
秦文君家长子秦永年今年17,念高三了,成绩平平。考大学是没希望了,两口子便打算着要么读个大专,要么学个手艺。
秦大嫂得空了就准备婚鞋。万一二十刚过说个媳妇,要结婚一声,也不至于没准备。
妯娌俩拿着鞋底比划比划,不时讨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