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这三天,老秦家攒下了一大堆树枝树干,只等着老秦父子俩排序上垛。
胡玉凤和杨秀闲了下来,准备继续炸小麻花。
*
这日早饭刚下桌,警车就“呜哇呜哇”停在院外。
因着苟支书提前通知,老秦家并不是很紧张。反倒是隔壁两家吓坏了。
李兰花捏着针偷偷从门缝里往外看。
陈秀莲一把拽住要出门的儿子:“你最近没干啥事儿吧?”
秦文庆无语:“妈你能不能盼着点好的?”
陈秀连松了口气,放开儿子。只要不是文庆被人告了就好。
秦文礼把三人让进堂屋,杨秀赶紧端茶倒水。
胡玉凤一瞧:哟,还是上次教育她的那两个。
那两人也认出她了:“是你啊!”
见同事疑惑,指着胡玉凤道:“就集上抢摊位那事儿。这就是那提刀大姐,我俩给做的笔录……”
说完他看向秦文礼:
“别紧张,就问几句话,跟你妈上次那流程一样。”
胡玉凤: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搞得她像个惯犯……
“十月二十七那天,有人见你们进去过林场?”翻开本子,年长率先开口问道。
“对,我们一家五口去捡柴火……”秦文礼简单交代了一遍。
那人又问了几个问题,有没有发现啥异常,有没有见生人之类的。
秦文礼如实回答没有。
几人合上本子起身:“那行,就问这些,感谢你们配合……”
“应该的应该的……”秦文礼赶紧道。
“再坐会儿吧,吃了再走……”胡玉凤客气道。
“不了,还有事儿呢……”几人往出走,秦文礼赶紧跟上。
见警车一溜烟远去,陈秀莲隔着墙头才问道:“他二婶,咋了呀,公安咋上你们家了?”
“就林场那事儿,咱们不是去捡过柴火嘛……”
“哦哦,那就好那就好……”陈秀莲讪讪笑道:“我还当出啥事儿了……”
*
连着几日放晴,路上的冰雪开始融化。
秦家摊子便继续摆。
已经十一月份了,天寒地冻的,外出赶集的人也少了很多。
连着两个集都生意平平,秦文礼便道:
“要不你们在家炸好,下个集我一起带去摆?”
胡玉凤觉得可以,就那零零散散的顾客,三个人都耗着确实没有必要。
她便和杨秀在家准备,秦文礼骑车捎着一起去。
这一去,就带回个人。
“大姨,嫂子……”喜子脸颊泛红,还没下车就仰着脸笑嘻嘻打招呼。
“呀,喜子你来了?你回去都没个音信,我今儿还和你嫂子说起你呢。”胡玉凤见着她也惊讶。
喜子回前还嚷嚷着收完玉米就来。结果两个多月了,一点消息都没有。胡玉凤还跟杨秀说抽空去看看呢。
“我跟我婆婆把玉米收拾了,麦子种上,又去了趟娘家……”喜子自来熟的拖鞋上炕。
“哟,还去娘家啦?”喜子娘家可离得远,据她所知,这孩子从嫁过来就回去过两三回。
“别提了大姨,我高高兴兴的去,结果钱差点让我妈哄去……”喜子提起娘家就一肚子气。
“我本来不想去,我婆婆说我妈捎话带信叫我呢,让我抽空去看看。结果一去就让我干活,我嫂子都不下地,就使唤我……她天天说我侄子上学买本子没钱,我就给了五块。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咋了?”杨秀好奇。
“我背柴回来,发现她们背着我偷吃饺子。见我进来一个个嘴里塞得都转不过向,锅里的面汤上还飘着油花。就这,她还骗我说煮了面……我一气之下就回来了……”
杨秀:喜子这是啥命啊!就好个吃,结果婆家锁着不给吃,娘家背着她偷吃……
“嗐,快别气了。饺子值当啥,大姨改天给你包……”胡玉凤听了也很无语,都啥人啊。闺女回来又出钱又出力的,连个饺子都不给吃。
你要舍不得就别包,还背着吃。呸,搞了半天闺女才是个外人。
真是,她家小琴回家啥都不带,啥活不干,她还好吃好喝的伺候呢。
“还是大姨最好,你比我妈都好,要不我认你当妈吧?”喜子感动得眼眶都红了,瞧着越发凄惨了。
“瞎说啥呢,妈是能随便认的……”胡玉凤白了她一眼,这脑子还是不利索,竟说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