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凤虽然心有不甘,听了秦文礼的话也缓了几分。
确实,钱没有就是没有,上火有什么用。
她起身从箱子里挖出包袱,掏出捋的整整齐齐的纸币。蘸着唾沫又细细数了一遍:2234元。
买三轮还差2400元,盖房那就差得更远了。
冷静,其实这一年家里老小已经很努力了。去年这会儿,她们家翻遍所有口袋都凑不出来100块,今年已经能存下2000多。就这还有家里的牲畜,粮食没有变现。
行了,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这已经超越队上很多家庭了,要知足!!!胡玉凤用钱平复平复急切的情绪,果然立竿见影。
她满足的包好层层包袱,这才舒了一口气。
隔了三天集市上,再见老方,胡玉凤内心毫无波澜。
她神色如常的和老方打招呼。反倒是老方神色不自然:“老姐,我听桂子说了。你看这事儿闹的,我还说了她几句……”
“没事,就是生意没谈拢罢了,买卖不成仁义在嘛。”胡玉凤笑道。
“那就好,还得是老姐你,做人敞亮……”老方竖起拇指。
“那你就多照顾照顾老姐的生意……”
“一定,一定……”
老方乐呵呵离开,杨秀瞅着婆婆前后毫无变化的表情,心里暗道:姜还是老的辣,在表面功夫这块,自己还是得多学学……
*
虽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但大口吃总要比小口来得快。所以,还是得拓宽赚钱的路子。
一家人坐下来商量,群策群力嘛!胡玉凤现在不小瞧家里的任何一个人,哪怕是秦生田。
自家目前经营的主要四样:豆腐、干豆腐、普通麻花、南瓜麻花。
豆腐和普通麻花是可持续产品,原料不枯竭,产品就不断供。
干豆腐和南瓜则是季节限定品。干豆腐存货只能卖上半个月,南瓜则长一点,但也卖不到腊月。
之后呢?
“都想想,南瓜和干豆腐没了,咱还能卖点啥?我今儿不骂人,有啥点子就大胆的说。”胡玉凤见秦生田瞅着自己,保证道。
大伙儿一个个抓耳挠腮。
还是老太太第一个开口:“我曾吃过一种麻花,是我父亲的部下从外地带回来的。大小和咱家的南瓜麻花差不多,有一层酥脆的馅儿,嚼起来满口香……”
胡玉凤闻言精神一振:还得是老太太,见过世面的就是和他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
她赶紧追问:“啥馅儿的,你还有印象不?”
老太太想了想道:“我就得了俩,其余的我母亲都给了我弟弟。馅儿吃起来像是点心碎,又像是干果酥之类的。唉,太久了,我也记不大清了。”
点心碎?干果酥?又是自己没吃过的金贵东西。不过胡玉凤还是记在心里,这是一个方向。
“那这个麻花吃起来是脆的还是软的?”杨秀追问?
“脆的,酥脆酥脆……”老太太神色怅然。
“行,其他人呢,还有吗?钰钰和树树?”胡玉凤问道。
“苹果能做吗?我要苹果味儿的。”秦树问。
“行,可以试试嘛……”胡玉凤肯定。
“南瓜可以,那玉米行不?”秦钰到底大一些,不像弟弟那么天马行空。
“行啊,可以试着加玉米面……”胡玉凤笑道。
“能不能炸那种一口一个的?我觉得那个带着方便还不油手……”秦生田瞧着胡玉凤的脸色开口道。
大麻花好吃是好吃,就是显眼。放羊遇上人还得分,拿着到底不方便。要是有那小小个的,不就可以装一口袋,一个人慢慢吃?
这也是个思路,胡玉凤赞许的看了秦生田一眼:“行,还算长点脑子了……”
秦生田嘿嘿笑。
“对了,我说的那个麻花里好似有芝麻。”老太太又想起点细节,赶紧补充道。
“行……咱以后试试。”胡玉凤点头。
秦文礼听了众人的发言,缓缓开口道:“咱要不先从我爹提的小麻花入手,这个说不定有市场……”
胡玉凤点头:“我也是这个打算,你爹其他不行,吃还是有一套……”
秦生田抬眼:不刺他不会说话是吧。
见胡玉凤看过来,忙撇过头:算了算了,惹不起他躲得起……
杨秀跃跃欲试:“刚好明儿不摆摊,我现在起面,咱明儿早就试试……”
“行……”胡玉凤对儿媳妇这个积极的态度很是满意:“你放心大胆的试,不要怕浪费东西。只有勇于尝试,才有可能做出来咱想要的。”
有了婆婆的大力支持,杨秀更是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