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竟是秦文礼回答:“一队邓善家那二闺女,我今看见了……”见杨秀迷茫,秦文礼道:“就两个女儿,大女儿招了上门女婿,结果女儿跑了那个……”
“哦,他家啊。”一说这家杨秀就知道了,邓彩霞嘛。招了个陕北那边的上门女婿,结果去年五月她扔下孩子去南边了,一年多了音讯全无。
听说这陕北女婿在家闹腾,让他爹找人。邓家不肯,都不知道哪个省怎么找,这不就这么僵持着。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那这邓彩芳和文庆这是……啥时候的事儿啊?”
“谁知道呢……”这就超出秦文礼了解范畴了。
“这邓彩芳图啥呀,她还是个黄花大闺女,文庆可都二婚了……”杨秀实在费解。
“没对象都能和文庆搅和到一起,估计也不是啥安分的。你大伯娘最近可是香饽饽……”胡玉凤讥讽道。
也不知道大伯娘乐不乐意当这“香饽饽”,杨秀心里琢磨。
*
陈秀莲最近真是高兴,又不高兴。
高兴自家儿子还没离婚就有人上赶着。
不高兴是这会儿上赶着的没一个好货。
瞧隔壁母子生意做的飞起。每天四五点就踢里哐啷又是推磨又是炸油货,香味儿直飘到自家院里,引得她肚子咕咕叫,连个懒觉也睡不好。
再看看自家八点还在呼呼大睡的儿子,说不急不羡慕人家那是假的。
可有啥用呢,自己儿子受了这一遭罪,总的缓缓才能下地。
且让隔壁嘚瑟吧,妇人懂什么做生意,瞧着吧,有她们受的罪,陈秀莲恨恨咬牙。
胡玉凤可不知隔壁羡慕嫉妒恨。她的麻花摊子生意稳定,今儿还接了8月28的结婚单子,收了一笔定金。她面上沉稳客气,心里喜得恨不得跑二里地。
不过今儿她还琢磨了个事儿,晚上得议一议。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此刻一轮皎洁圆月悬挂高空,和深蓝夜幕上星星点点的星子交相辉映,月光如轻纱拢在老秦家院落。
院里几人围着小方几,小口品尝着昨日的月饼。
胡玉凤缓缓开口道:“给咱们麻花和豆腐取个招牌吧。”
见秦文礼和杨秀都抬头看着她,便道:
“我今儿在集上转了转,瞧着人家店铺都有个招牌。思来想去我觉得咱们也取个,以后人家来买东西也好找。”
秦文礼脑子转了一圈就点头同意:“妈你提的对,有个招牌不止顾客好找。就拿麻花来说,咱打出去招牌,以后万一有仿照咱的,牌子也能区分开正品仿品。”
“对,文礼说得对,取招牌这个事儿赶早不赶晚,今儿就定了,明天文礼你就去做,下个集咱就挂上。”
“行。”秦文礼痛快答应。
“取个啥招牌啊?妈你心里有想法没?”杨秀问道。
“没……我下午才有这个想法,哪有时间想招牌……”胡玉凤不承认自己是起名废,要她起只能叫“秦家XX”或者“秦氏XX”了。
“要不就叫秦家豆腐,秦家麻花?老方家商店不就叫老方商店!”杨秀先开了头,期待的看着婆婆。
胡玉凤面无表情:得,跟她一样的起名废,不愧是婆媳。
“不行,咱镇上姓秦的好多家,就叫秦家,秦记的铺子都有好几个,叫这名人家还以为是他们开的呢。”秦文礼拒绝。
“那叫老胡家麻花?文礼豆腐?”杨秀又琢磨道。
婆婆姓胡,再说镇上姓胡的也没几家,其实叫玉凤麻花更好,这不是不敢直呼婆婆名字嘛!
“不行,你咋总离不开姓名嘛。”秦文礼拒绝,他才不要叫文礼豆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杨秀怒了:“我说了你都不行,咋不见你自己想一个!”
“叫芳香园麻花咋样?”老太太幽幽开口。见众人都看向她,老太台面带怀念道:“我做姑娘时,最爱吃的糕点就是芳香园铺子的,那时候我母亲总是差丫鬟给我买……”
胡玉凤每次听老太太说起过去就……羡慕又嫉妒。
老太太人家可是用过丫鬟的人,而自己命苦的还不如丫鬟!!!
咳,言归正传。
“芳香园,听起来就和麻花很搭,我觉得行……”杨秀赞同。
“不行……”秦文礼又道:“照奶这么说,人家芳香园就是大牌子。咱照抄人家的名字,万一以后咱做大了,被告了咋办?”
秦文礼到底多念了几年书,平时也爱看书,法律也比她们懂得多一些。
“对对,文礼说的有道理,不过你奶给咱指了个方向,就照着这个起。”
“麦香园行不?咱麻花都是麦子做的,这下总行了吧?”杨秀又道。
“哪里行了,那豆腐叫啥?豆香园?”秦文礼反驳。
却不想胡玉凤和杨秀同时眼睛一亮,异口同声道:“行啊……”
行什么行,秦文礼对着婆媳二人无力吐槽,她们是指望不上了,还是自己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