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全和隋迟在鸳鸯厅用了饭,小沈氏又打发符嬷嬷往外书院去取钥匙,开了库房给两人一人拿了一块石砚,盖子一打开,反面还用细细小小的字写着话。
“……同归文以载殊道,事在人为。”随之全轻轻念出那话,抬头一笑,“多谢伯母。”
小沈氏道:“家里放在库房里的东西,也不知是哪一年的,诚哥儿一个人也用不完,你们平日里写字看书,我想着,这东西也是用得着的,你们若不嫌弃,且拿去。”
随之全和隋迟谢了小沈氏,小沈氏欲把他们送出门,随之全忙道:“伯母留步,外头天色也暗下来了,您遣几个人,将我们送出去便罢了,哪有长辈送晚辈的,岂不是折煞了我和大哥。”
小沈氏听随之全这么说,倒也笑了:“既如此,我就不送你们了,以后若是有空,还望常来玩玩。”
两人退出去后,明行葵想了想,辞了小沈氏跟着一块出去了。
隋迟正站在外头和随之全说话,一张木头脸崩的紧紧的,反观随之全倒是嬉皮笑脸的,一转头看见如小团子一般的明行葵站在二人眼前冲她眨了眨眼。
隋迟有些木讷,见着明行葵,也不知道说什么,点了点头抱了手就做行礼。
“四姑娘这是朝哪里去?”随之全一张脸笑开,真是令人目不转睛,明行葵也不例外,瞧着他及时转开了目光:“我回去,送送你们。”
“四姑娘真是好心。”随之全没再说什么,明行葵走在二人身旁,边上是隋迟。
“隋迟哥哥,你们等过些日子要回陇原吗?”明行葵抬头轻声问道。
隋迟的身子凝了凝,一身黑衣在昏暗的夜里更显得让人瞧不清他的神色,明行葵只觉得身旁那人微微点了头,从喉中发出略显沉闷的声音:“恩,回去。”
好像一颗树,古老的树根,一阵风吹来,老树发闷得声音。
明行葵瞧着眼前的路,青梅跟在身后,身侧有婆子拎着提灯,莹莹一路微弱的光芒照着明行葵的一双杏黄色的云纹绣鞋上。
“大哥,我先去瞧瞧外头车马套好了没。”随之全忽然道,隋迟点了点头,之间随之全跑的飞快,一下子没了影,几个婆子忙去跟着打灯。
明行葵想着,顺路送他们到门边上,自己从小路一路回去荣月轩也算快。
隋迟沉默不语,明行葵也不知说些什么,只是看着身侧婆子打的灯,和自己的一双鞋。
“你……”隋迟缓缓道,“如今认字了吗?”
瞧不起谁呢。
明行葵道:“自然是认字了,三字经我都能背,隋迟哥哥考考我?”
隋迟哑然失笑,发出闷闷的笑意,却又刻意压低了下去,他低头第一回较为认真的看了看明行葵,之间一个比自己低几个头的精致少女有些不服气的看着自己,气鼓鼓的模样倒有些像自己每日练武时对方不甘的神情,却又不完全像……更像是自己从没见过的一种神态。
隋迟只觉得有趣,自己也没意识的扬了扬唇角,露出一个隐然的笑:“……考就不必了,认字了就好。”
可这话说完,隋迟也没说出个哪里好,步子越来越大,身侧明行葵跟的吃力,自己的一步,是她的一大步。
隋迟走了半路才恍然瞧见,又敛了步子,明行葵抬眼瞧瞧他,也露出一个轻轻的笑。
“隋迟哥哥。”明行葵道。
隋迟闻声看她。
“你回陇原了,以后还回来江南吗?”明行葵问他。
隋迟一时间没说出话来,脑子里面细细想着她这句话。
得看日后的出路,得看日后的前程,得看日后的……
隋迟犹豫着要不要说出这些话,因为他觉着,眼前那个小小的少女可能听不大懂,却又苦恼该怎么回。
“不知道。”隋迟干巴巴的道出一句话。
明行葵笑了笑:“好。若是以后还要来江南,我还能见到隋迟哥哥。”
*
明行葵目送二人进了马车,也就转身抄小路往荣月轩去了。
“姑娘,今日在太太那里待了一日,明儿去上学,隋先生肯定要靠姑娘的功课。”青梅道,“等姑娘的字认全了,隋先生就能教您学琴了。”
学琴嘛。
明行葵想到那日自己随口说学琴后,明力遣人后脚给自己送了一把,玉玲珑。
那张玉玲珑格外漂亮,放在细长的琴盒里头,两侧镶了银扣子,一打开是通身墨绿的古琴,琴边身侧刻了几字,格外飘逸。
玉玲珑。
明行葵轻轻蹙眉,勉强一笑:“还早呢,那把琴实在是好,我若是不学个几年,哪里敢碰。”
青梅抿嘴一笑:“姑娘您学的快,肯定不出多少功夫就好。”
青梅和明行葵一路上说着话,回了荣月轩。
红烛听见声音,忙出来给明行葵撩起帘子:“姑娘回来啦,冻着没?”
明行葵往手心里哈了口气,一进屋,只觉得身上暖暖的,红烛拉了明行葵的手,明行葵只觉得红烛的手有些冰凉。
“你在屋里怎么手还是这样冷?”明行葵疑问。
“姑娘回来的时候,火盆又点了几个,怕您回来冷。”红烛笑道,“我在屋里也没什么事情,给您补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