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行葵睁眼看着符嬷嬷,轻轻点了点头,手里握住一只木红漆杆笔照葫芦画瓢似的在纸上写,一笔一划的,不求写的好,只求写的对。
符嬷嬷见状,看着明行葵眼底透出几分满意。
四姑娘年纪虽小,瞧着浑然不懂的样子,实际上心里清楚的很。
符嬷嬷站起身来陪着明行葵写字,屋里静悄悄的听不见声响。
*
小沈氏连着修养了两个月,秋日落叶满径,她身子好些了便常常从鸳鸯厅一路走,绕到湖心后面,到了精舍和慕学斋门口同隋先生和纪先生打招呼,问问三人的功课,若是精神气再好一些,便往沧浪亭去坐一会。
明行葵有时下了学,便能瞧见小沈氏站在后门窗外瞧,小沈氏满眼的笑意,一手摸了摸明行葵的头,一手去给明行可拨被风吹到脸上的头发。
后面跟着的璎珞带着笑给二人请了安,手里提着黄花梨木雕花的食盒,一体约莫三层,趁着二人午歇的时候拿了出来摆在桌上。
一碟桂花糕和桃花酥,又配了一碟子广寒糕喊了明行诚来吃。
广寒糕有读书人上进赶考的含义,小沈氏也特拿了一碟子。
“隋先生若不见外,便一同用一些吧。”小沈氏露出浅浅的笑意。
隋先生摇了摇头:“多谢太太好意,只是我平日里素来不爱吃这些甜的,辜负太太美意了。”
说罢,隋先生便对小沈氏点了点头,出去歇息了。
明行可仰头看了看小沈氏,大约是许多未见了,明行可有些不好意思,末了也喊自己的丫头上前头来将食盒拿来布膳。
平日里来精舍,中午的吃食多半是小厨房做完后,丫头们去领,领完便在精舍的桌子上铺了布,简单用一回。
“你们平日里便是在屋里用饭吗?”小沈氏稍稍弯了腰问道。
明行葵点点头:“我跟三姐姐嫌回去一趟太麻烦了,来来回回下午又要赶回来。”
小沈氏笑着点点头,伸手摸了摸明行葵的头。
“太太您的身子好些了吗?”一手拿了广寒糕往嘴里的送的明行诚先开了口,这些日子慕学斋就他一个,纪先生也揪着他学习,明行诚倒也刻苦,有什么学什么,这短短几个月一瞬间倒像变成了小大人似的。
明行可闻言,一语不发的也听着小沈氏回答。
“好多了。”小沈氏笑道,“大哥儿近日书看的如何?听老爷说,你这几日格外刻苦钻研。”
明行诚露出一点笑,咽下糕点抚了抚胸口:“先生说我如今也大了,要更多学一些东西,不过是先生教什么我学什么罢了。”
小沈氏点点头,嘱咐道:“你刻苦老爷心里头是高兴的,可你更要在意自己的身子,晚上莫看的太晚。”
明行诚笑着应了。
小沈氏见自己在这,几个孩子多多少少有些放不开,又带了璎珞回去了。
小沈氏刚一走,明行可便张手去拿桂花糕:“如今园子里的桂花结花了吗?今年怎么这样早?”
“你刚才见了太太,为何连话都说不出来。”明行诚稍稍皱眉。
明行可瞥了他一眼,又看了一旁一语不发只吃东西的明行葵,冲明行诚皱了皱鼻子:“碍着你什么事了?”
明行诚向来对自己这个妹妹无奈,闻言也不说什么了,匆忙扒了几口饭又往慕学斋去。
“近日大哥哥夜里看书常常看的很晚吗?”明行葵好奇道。
明行可吃的快,觉着味道好,又拿了一块递给自己的丫头蜜霜:“也没有很晚,约莫入了夜,戌时左右姨娘还给大哥上点心呢。”
戌时,戌时……明行葵想了想,明行诚读书在她瞧来已经算是用功了,至少对于明行葵来说,比从前自己所见过的大半的小孩子要好很多了,明行诚在明行葵看来,便是个妥妥“别人家的孩子。”
明行葵没再说,同明行可一同吃了饭,两人又说了会话,直到明行葵有些犯困,正要揉眼睛的时候,隋先生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