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小沈氏起身迎道。
明力的声音闷闷的:“恩。”
紧接着又是丫头打水洗漱的声音。
明力还进了碧纱橱,探身瞧了瞧明行葵,轻轻摸了摸明行葵的小脸:“春词今日怎么到这来睡了?”
一旁的符嬷嬷站起来道:“太太让四姑娘陪一陪。”
明力有些疑惑的点了点头,又问了符嬷嬷,明行葵每日吃什么喝什么,闹不闹顽不顽皮。
符嬷嬷一一答了,明力才出了碧纱橱。
明行葵闭着眼睛装睡,听到明力走了才小心翼翼的换了个位置趴着,眼睛微微透出一条缝去瞧。
只见明力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野里。
那边的隔间,小沈氏的声音又响起来了,二人说话细细密密的。
明行葵没听清,最后两句倒是听见了。
明力瞧到明行昭送的送子观音,只问小沈氏这尊观音是哪里来的。
小沈氏瞧见明力颜色不对,才说这是明行昭送来的。
明力二话不说,又披了衣裳,只匆匆留下一句话,说自己睡在外书房便走了。
明行葵听的迷迷糊糊,躺在床上睡了半觉之后,小沈氏把她吵醒了。
明行葵揉了揉眼睛,只见小沈氏眼中含着泪将自己抱在怀中小声的呜咽。
不知是为了什么。
*
明行昭生了一场大病,这事是明力说的。
明行葵一觉起来,小沈氏一觉梳完妆了,静坐在椅子上,身后符嬷嬷正给她编发。
“寻常的便好,之前宛的牡丹鬓我觉着还没有寻常的发鬓好看。”小沈氏一笑。
“太太就喜欢这样的。”符嬷嬷也一笑,望着镜中小沈氏的容颜内心只暗道,那何尝是发鬓的问题,只要是小沈氏这张脸,什么发鬓也没有不好看这一说。
“全嬷嬷之前还特意学了那牡丹鬓。”符嬷嬷笑道,“我是没看明白,什么这边打个宛,那边绕个全的,足足做了几个时辰。”
小沈氏也一叹气:“据说还是都城那边最流行的,我瞧着还真没姑苏寻常的发髻好。”
符嬷嬷附和小沈氏说了几句,明行葵醒了,坐了起来自己在边上找了衣裳套。
小沈氏听见碧纱橱的帘动,转头看了看:“春词是不是醒了?”
明行葵闷闷的应了一声。
“红烛,四姑娘醒了。”符嬷嬷朝外头喊道。
“快起来。娘给你叫了牛乳圆子。”小沈氏冲她道。
明行葵打个哈欠,红烛撩了帘子进来,见明行葵给自己头上套了几件衣裳连忙替她脱下来。
“我来吧。”小沈氏的丫头璎珞也站在外头,进来看红烛手忙脚乱的,着手替明行葵理了衣裳,转头对红烛道,“你去给四姑娘把热水打了,一会伺候四姑娘洗脸。”
红烛应了。
璎珞给明行葵换了衣裳,又给她理了理头发,明行葵头发短,宛不了鬓,璎珞顺手给她扎了小辫子垂在耳旁。
红烛打完水回来替明行葵洗了脸,又抹了玫瑰花膏。
明行葵素来不喜欢那股味上脸,一打开那小盒,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子浓浓的玫瑰花味。
小沈氏素来喜欢这个。
璎珞见明行葵轻轻皱了皱眉头,心里头记下了。
明行葵今日醒得早,外头有人来给小沈氏请安了。
符嬷嬷给小沈氏编完头发,便吩咐红烛领着明行葵出去了。
虽是嫡女,但该做的规矩不能省。
明行葵打着哈欠忍着困意被红烛领到外头檐下。
明行可已经在外头站着了,见到明行葵冲她笑一笑。
明行诚朝她招手。
明家规矩没那么大,子女向来不分嫡庶,只站廊下一排便是,姨娘靠后站着。
明行葵往明行可边上站着,回身的时候却见一个妇人冲她轻轻点头微笑。
那妇人长相看着便觉得让人亲和,一张说不出多美的脸,却让人无端能托付信任。
明行诚和明行可的脸有几分像那妇人,想必便是陈姨娘了。
云姨娘也来了,远远的站在桃花树底下,只垂了头,手里捏着一方锦帕。
符嬷嬷站在廊下看了一眼,撩了帘子:“太太起身了,少爷姑娘并姨娘们请先进来。”
众人往鸳鸯厅里头去,今日阳光甚好,明行葵从前未这样细致的瞧过这间屋子,脚踩着石阶往上走,便是木制的台阶,踩在脚下发出轻微咯吱咯吱的声响。
明行葵也不要红烛牵,自己一步步往里头走,正大的屋下悬着一块匾额,厚重厚重的,上头龙飞凤舞的写着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