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别扭。
明明也想知道他的去留。
“不过明天我跟你们二哥要出去一趟,你们想去杨二爷家里,还是小秋哥哥那儿?”
“小秋哥哥那儿。”
“你们要去哪儿啊?坎子村吗?”
姜宁放心不下他娘,尤其一想到出嫁前悄悄塞给他的二十文,就冲这,那也不能不管。
不管如何,明日去一趟,亲眼看了才能安心。
“这蘸水,用什么做的?”卫长昀夹了一块排骨,在装着蘸水的碗里沾了沾,咬一口肉,发现辣味和苦蒜的味道,正好中和了肉的腻。
原本这锅排骨汤里放了土豆、玉米,是不会腻的。
可这会儿将将三月下旬,天还凉。哪怕坐在堂屋里吃饭,饭菜一会儿也都温凉了。
肉处理得再好,那也都容易带上肉腥。
姜宁看他好奇,暂时放下心里的事,解释道:“这是糊辣椒,用来做蘸水,只要调得好,蘸鞋底都好吃。”
卫长昀不解,“糊辣椒?”
姜宁一边解释一边喝汤,想尽早养好身体,否则马上就要到春耕的节气,家里地再不多,光靠卫长昀一个人也做不完。
更何况,他还想好好规划下几块地种什么。
总不能天天都吃土豆、玉米的,再好吃,吃一年也得腻了。
“前两天你不是见我放了些干辣椒在灶旁边,不过都烤糊了,今天我一直守着火,烤得刚刚好。”姜宁说话时眼睛亮亮的,“把表面的那一层灰弄干净,再放到石钵里捣碎,就行了。”
卫长昀诧异地又拿土豆块沾了沾,发现还是好吃。
可听姜宁说的,做法怎么比麻辣面还要简单。
连花生和花椒都不用放,也没那么碎。
“好吃。”卫长昀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姜宁一脸骄傲,“那是当然,不看看谁做的。”
饭后收拾了厨房,又把给小鸡崽添了些水,姜宁这才坐下来,打算等会儿再去洗漱。
夜里风凉,可星星又特别亮。
姜宁坐在房檐外,抬头看着天,心想还是春天好,要是夏天,得被蚊子咬一腿包。
正心里琢磨明天去姜家的事,余光扫到卫长昀屋子的灯亮着,心念一动,起身走了过去。
他现在可是知识储存巅峰,但好一阵没动笔,甚至连书都没得看,现在闲了,挣了点小钱,忽地就想学习了。
“叩叩。”
卫长昀才写了一行字,听到敲门声,习惯道:“谁?”
姜宁出声,“是我。”
卫长昀抬起头,倏地反应过来不是书院。
从前在家里,进出都很少有人敲门,不是扯着嗓子就是直接推门,一时才恍惚了。
他起身给姜宁开门,“嫂嫂有事吗?”
姜宁抬手挠了挠脸,解释道:“我看你屋里灯亮着,想说你是不是在看书。”
“没打扰你吧?”
卫长昀诧异看着姜宁,摇头道:“没有,不过是在摹写。”
姜宁想起之前他的字,夸道:“你的字很好看了,不像我的,都认不出来。”
这时卫长昀才把自己的疑惑问出口,“嫂嫂也学过写字?”
闻言姜宁心里警铃大作,大脑飞快运转,“……偷听的,村里有识字的人,我就在一边偷偷学。”
尴尬地笑两声,“胡乱写的。”
姜宁生怕卫长昀再问,岔开话题,“那个,我其实是有事跟你商量。”
卫长昀“嗯”了声,不知是信了没信,只说:“是婶子的事吗?”
姜宁点头,“我想问你,如果……”
他没想这个时候说出来,可话到这里,就得说了,“明天去了,若是阿娘过得不好,我想让她过来住几日。”
先离开那个家,其他的再想办法。
卫长昀一点不惊讶,只思索了片刻,“这里也是嫂嫂的家,不用跟我商量。”
姜宁错愕地抬起眼,才发现短短大半个月,卫长昀似乎都与他一般高了,能平视对方。
过了会儿,他点头一笑,道:“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