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沈惜在摊开的新教科书扉页,刚写上“高一9班沈惜”,又回过神来,匆匆划去了“一”,改成了“二”。
不过,对于重点班的孩子们来说,高二和高一的区别没那么大,一样是忙忙碌碌、频繁考试、不断洗牌排名,最大的变化不过是学业压力更大、文娱活动更少、优秀者和平庸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已。
沈惜还比较庆幸,在自己的努力下,高一下学期基本都保持在年级前五名,有时还能冲进前三名,跟上一世的自己比起来,这样的学习成绩简直就是脱胎换骨了。
但沈惜绝不会有任何松懈,毕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必在高二要保持住这成绩已经很艰难,而她还想再尽最大努力继续爬升。
在那个五一假期后,自从回到了学校,她和宁鸣就恢复了之前那样默契、亲近但有边界感的关系。
沈惜当然没有跟宁鸣明确地说破过什么,但她觉得那么聪明的他心里想必是明白的,关于为什么双方都感受到了喜欢却小心翼翼地不再越界的这件事。
但他俩都没想到,进入高二之后,出现了一个起初看起来很小的变数。
差不多开学后一周,9班的最后一排忽然出现了一个所有人都没见过的英俊且看起来很是桀骜不驯的男生。
说起来,那是一个下过暴雨的午后,沈惜匆匆从公交站一路冲进校门,又进了教学楼,尽管她明明打了伞,但这场角度刁钻、又斜又密的微寒秋雨,还是无情地打湿了她全身除了脑袋和肩膀的所有地方。
鞋子灌水就不用说了,被沈惜勉强护在胸前的书包也湿了一大片,另外,她的校服外套和长裤都狼狈不堪地从上到下、连绵不断在滴水。
沈惜在教室拐角处收了伞,朝没人的角落稍稍甩了甩水滴,这才惨白着一张小脸准备进教室。
前门好几个被雨淋成落汤鸡的同学正聚集在一起,兴高采烈地比惨,还有不那么讲究的男生以很夸张的动作在甩伞上的水,沈惜干脆避开他们,打算从后门进。
平时除了天寒地冻的冬天和刮大风的日子,9班的前后门一般都同时敞着,今天后门却虚掩着。
沈惜没多想,力度并不算大地推开了后门,门却磕在了本不该出现在这个位置的方凳一角,发出了闷闷的撞击声。
方凳上坐着个大男生,伏在像是今天午休时才匆忙摆上的书桌上,被她这么一磕碰,懒懒地抬起犀利又鲜明的眉眼,回过头无声地看了她一眼。
“额,对不起……我没想到这里忽然加了张桌椅……”沈惜喃喃道歉,可她话还没说完,男生又默不作声地趴伏了回去,连人带方凳往前挪了挪。
于是沈惜通过他腾出的这点空间,几乎贴着他后背,蹑手蹑脚地穿进了教室,继续浑身滴着水,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不过她仍有点讶异,问坐在自己身边在温习课本的同桌焦甜甜:“你知道坐最后一排、后门边上的男生是谁吗?上午还没见他,座位像是今天中午临时加出来的呢……”
焦甜甜扶了扶眼镜,抬起头毫无笑意地看了沈惜一眼:“那你就问错人了。我对八卦可一点都不感兴趣,就算后门坐了只小狗,我也懒得问是哪儿来的。你还是去问问苗晓妍吧。”
沈惜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
也是,焦甜甜人与名字完全相反,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学习啥也不关心、对所有人类似乎都没什么兴趣的女孩。
不过沈惜也对后门那个虽然长得帅、但看起来没什么礼貌的男生没那么好奇,她也懒得再问,于是开始从湿淋淋的书包里,往外掏勉强算幸免于难的书本和习题册等。
很快,越来越多的同学们也抵达了教室,不少人好奇地往后门方向望去,交头接耳中纷纷猜测和议论起这个男生的来历。
随着老宋走进教室,并在课前做了介绍,大伙儿很快知道了,这个男生名叫向策,从小也在小城长大,只不过高中起随父母工作变动去了北京,但不知什么原因却又转学回到了小城,将和他们一起就读高二。
老宋言简意赅,除了必要信息外一句没多说,向策在他介绍时也一直漠然低着头,好像班主任在介绍完全与自己无关的人似的。
老宋说完后,讲台底下的孩子们还在窃窃私语,他敲了敲桌子:“好了好了,别瞎聊天了,对新同学感兴趣的人下课后自己去结交朋友吧。安静,上课!”
下课后,苗晓妍激动地朝赵萱、沈惜还有几个比较相熟的女孩们招手,还挤眉弄眼,似乎生怕大家不知道她已经搞到了一手消息似的。
沈惜摇着头对她笑笑,懒得现在去听,反正什么事儿只要苗晓妍知道,很快全班就会传遍的。
谁知苗晓妍见她不领情,反而带着那几个女孩走到了沈惜座位边,围着她,大大咧咧开始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