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沈惜惊讶的是,通往前方学校大门的道路上,倒还真有不少家长陪着刚上初一的孩子来报到,看来沈妈的想法也并非个例。
离校门口越近,三三两两聚集的人越多,宁鸣的车速也不得不慢了下来,沈惜干脆叫住他:“我们就在这儿下,推着车走过去吧。”
她可不想骑到人最多的地方,再两个人一起在众目睽睽下从自行车上下来,毕竟母校小学和暑期课外班有不少认识他们的人,也都考入了一中。
沈惜从后座蹦了下来,掐着两根书包带子,和推着自行车的宁鸣一起随着人群慢慢走向校门。
谁知门口有位迎接新生的校领导,一眼就认出了宁鸣,他两眼放着光,把他从熙熙攘攘的人堆里一下拎了出来,激动地对着一大群学生和家长说道:“这个小帅哥,就是我们这次小升初考试的全年级第一啊!来来来,我们的校园小记者在哪儿?过来给我们合张影~”
“哇~”家长们拽着自家孩子,聚拢过来,就为一睹“第一名”的风采,惹得宁鸣白皙的脸庞一下彻底通红。
下一瞬,领导又看见了刚想趁他抓住宁鸣、偷偷从背后先开溜的沈惜:“咦,这个小姑娘,我记得考得也很好,是前十名吧?你也来合影!”
沈惜被拽过来的过程中,听见宁鸣在身后幽幽地对领导解释了一句:“她是第二名……”
合完影,又听完了领导和家长的一堆场面话,两人才得以灰溜溜地去车棚处锁好自行车,匆匆快步走进1班和2班的教室,又因为刚才校门口那番动静,两人一进班级教室,就迎来了许多人的注目礼。
沈惜脸皮厚,佯装若无其事地找了个空位坐下,过了一会班主任进门,签了到,点了人数,又点了她和其他几个入学考试排名靠前的孩子的名,上前帮忙分发各科的书籍和练习册。
待空空荡荡的书包被塞得满满当当,班主任又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勉励众人的演讲后,新生报到就算是结束了。
沈惜笑着拒绝了几个自来熟、想和她放学同行一段的女同学,跟在人群后边慢慢走出教室。
宁鸣正倚在2班后门处的墙边,安静地等着她,就这么短短几十秒,就不知被前前后后多少经过的女生抬头偷瞄又娇羞地移开视线。
他无奈地等着一群人慢悠悠地经过后,沈惜才走到他身边。
她抛来一个眼神,二人就一言不发、很默契地前后脚下了楼,到车棚取了车,推着走出校门口一百米外,沈惜这才坐上后座。
宁鸣仍旧骑得匀速稳当,很让人踏实,沈惜在他背后闷闷地说:“鸣鸣,以后我在学校就还是叫你宁鸣吧。”
“好啊,沈惜同学。”
“对了,以后放学,咱们就在刚才上自行车的地方集合怎么样?要是谁先到,等了对方5到10分钟还没出现的话,就可以先走。”
“我在你们班后门等你不好吗?万一有什么事不能一起回,也方便咱们俩互相说一声。”
沈惜的语气有点无奈也有点不好意思:“不好……”
宁鸣偏过头“为什么?”,又马上目视前方继续骑车。
随即他听到了沈惜没憋住笑的声音:“因为你这个全年级第一兼本届级草,实在太引人注目了,走到哪儿都跟大熊猫似的被人围观……跟你一起,我想低调都低调不了呢~”
宁鸣也无奈地笑了起来,竟无言反驳。
不过,在学生时代,八卦玩笑和微妙情愫毕竟都是次要的,而学习和考试才是主要的。
一中作为全市最好的重点中学,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从初一一入学就马上开始了,特别是重点的1班和2班。
周一至周六上课,周日休息;每天放学前最后一节自习课,经常会有各科老师不经意地带着一沓卷子闯入:“来,大家和前后左右的座位拉开点距离,临时小考,考完再放学!”
沈惜对前者这样的时间安排有印象,对后者这类突然袭击却没什么记忆,想必是因为上一世自己五六年级的时候都嘻嘻哈哈混了过去,初中入学根本没进重点班的缘故。
这次她倒是很快适应了,每次班里其他人见到突如其来的考卷而怨声载道的时候,她都会沉默着拉开笔袋,抽出一只平素用得最趁手的笔,在草稿纸上划拉几下,试试笔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磨剑的大侠。
沈惜的此种思路十分中二,但很有益于她自信冷静地进入考试状态。
每次同样科目的小考,1班、2班的试卷都被批改统计完后,办公室里的老师们总会发出相似的感叹:“x老师,这次孩子们考得怎么样啊?”“害,不管考题难还是简单,大部分人考得好还是差……第一第二还是1班和2班的这谁和那谁啊,还用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