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很重,推车又有些破旧,一动就咯吱咯吱响。
推着车的摄影师和周君霓都担心会破坏学校的工具,小心了又小心。
不然来这第一天就弄坏人家东西,传出去不好听,更何况他们节目还有直播。
“小周总,您休息会吧,咱们几个推推就好了。”
戴着眼镜的那名摄影师伸手推了推镜框,嘴上说的话又想把周君霓推走。
见过演讲激励,见过突击检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老板亲自下场干活,哪儿能适应。
周君霓也不在烈日底下逞强为难他们,只是撒了手,说:“行,你们先慢点,我再叫几个人过来。”
“欸,好嘞!”
终于把领导送走的摄影师们松了口气,继续推着难以控制方向的推车七扭八拐地前进。
周君霓的效率确实高,没过一分钟就有其他摄影师上来帮忙,订来的物品很快就完整到达了主席台下。
监视器前的导演刚回放完拍摄的内容,挑出几帧特别精彩的画面,正要叫后面的周君霓过来看,一回头,发现她站在那里大喘气。
导演吓得忙站起身走过去,“小周总,你这是,干嘛去了?”
导演比周君霓大了十岁,但周君霓是他的伯乐。
是周君霓两年前刚上任的时候沙里淘金般发现他并且给他全额投资,才让当时落魄的他得以凭借一部微电影火出圈,从而被人注意到沧海遗珠般的昔日佳作,渐渐的,有了今时今日的地位。
所以导演很敬重周君霓,尽管有着不小的年龄差距。
周君霓刚缓过来一半,见导演关心,便朝他摆摆手,说:“没事,先把这些分了吧。”
“行。”
导演应了声,环顾四周,叫边上不知道在忙什么的易棠还有其他几个工作人员过来,又交待他们把周君霓买的东西都分掉。
“说是导演组准备的,别提我。”周君霓在旁边补充,却没发现被导演叫来的人是易棠。
因为导演在,易棠也不敢跟周君霓讲话,又一头扎进分东西的海洋里,开始陀螺般转悠。
把工作安排完,导演看着气差不多顺了过来的周君霓,说:“小周总,你来看看我这几个镜头拍的怎么样。”
周君霓答应了声,跟着他走到导演位前,但没坐下。
导演也不强求,站在椅子另一边,开始播放拍摄画面。
周君霓仔细看完,又上手拖拽着回放了一遍,问:“这几幕准备拿来当转场?”
导演就知道她会明白自己的意思,来劲了,一拍大腿,说:“是的!”
导演这几个镜头拍的都是江逸的侧脸和背影。
侧脸画面是有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经过下颌线,在下巴处停留了一会才滴落下去。
背影画面则是他迎着烈日,身上的POLO衫湿透颜色变深的画面。
拍摄手法和呈现效果都不错,可这是足球公益项目的纪录片,不是江逸的个人秀场。
周君霓还看见前面不少镜头都是对着江逸的,再加上到时候后期备采,又会多出很多江逸的画面。
虽然项目的发起人是他,但这样容易让观众的注意力跑偏,这不是周君霓想看到的。
其他传媒公司想拍的是什么内容,周君霓不知道,她想拍的,是“出未来”海选本身,她始终聚焦的都是项目选拔这件事。
不过周君霓也没否定导演,反而夸了他,只是接着跟他提出自己的意见,说可以多拍拍被风吹动的草地、滚动着前进的足球,或者是小球员们汗水滴落、衣衫湿透的画面,这样能更突出他们的努力付出。
也更凸显江逸办这场海选的目的。这句话周君霓没说。
没有得到百分百的夸赞,导演心里有些失落,想着资本家嘛,生意人,还是不能完全懂他的审美和艺术,却也是连声应好。
周君霓走后,导演又坐回位置上回看自己拍的内容。
他是觉得自己的镜头把江逸身上那股不服输的痞劲和倔强展现得淋漓尽致,简直可以入选纪录片十大人物神级镜头的评比。
周君霓不知道身后导演的想法,只是去推车上拿了没开过的矿泉水和能量饮料。
又在操场上四处张望,确认江逸在主席台上跟领导们讲话,周君霓走到台下的角落边等他。
一边的遮阳篷底下聚着些正在休息的工作人员,见周君霓过来,跟她打了个招呼后,拿起水瓶默默走开。
主席台高,坐在台上看得远,江逸很早就看到走过来的周君霓,找了个去洗手间的借口,成功撇开摄像和台上的领导。
只是走下台后,江逸又假装没看见她。
周君霓本就是来找江逸的,主动走上前去,把手里的两瓶水递给他,说:“刚订的,才到。”
江逸哪能想到周君霓来找他是为了送水的,受宠若惊,又有些不好意思,接过来,说:“我不知道学校有准备矿泉水。”
他一脸愧疚,周君霓没察觉出什么端倪,只是说:“这有什么,我们人这么多,学校准备的也不一定够。对了,你们等会还要接着训练吗?”
江逸摇头,说等会去饭堂吃饭。
看她额角汗湿的那些碎发,江逸从口袋里拿出小包纸巾递给她,又补充说:“饭堂有空调。”
“行,那你先去忙吧。”
周君霓说完这句她打发人离开的常用语,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些自上而下。
虽然她是出资的一方,可江逸现在也是她的合作伙伴,她不该是这个态度的。
周君霓欲言又止想解释,却不知道从哪说起,只好接过江逸递来的纸巾。
江逸却没感觉出来她语气的不妥,回应说:“辛苦你了。”
周君霓也没听出他话里的心疼,朝他笑笑就转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