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下我这几年的一直热衷不变的兴趣——美甲。
人生中第一次做美甲是大二的寒假,陪一个妹妹去的,当时稀里糊涂也跟着做了。
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比较偏爱做纯色,很少做款式。一方面纯色便宜,另一方面纯色更为持久,不会因为新长出的指甲,而使得整个甲面进入尴尬期。
这跟烫染头发是一个道理,你漂染过于张扬、饱和度低的发色,当时确实好看,但是新长出的黑发很快会使整个脑袋陷入突兀的境地。这也是亚麻色、栗色等发色经典咏流传的部分原因吧。
2020年,疫情爆发后,大家被困在家里,应该解锁了些自娱自乐的方式吧?
我呢,追剧、研究美食、本来还养了只小柯基,因为害怕狗就送人了……为此,我对自己很无语。
但是!不要慌,我转头就把强烈的热情倾注到美甲中。
我买了一套美甲的工具:美甲灯、海绵挫、底胶、加固层、钢化/磨砂封层、平衡液、粉尘刷、卸甲水,还包括陆陆续续买了若干瓶指甲油……
至今,有几个颜色我一次都没试过。
年初,我把那套工具打包放到同学家了,让她空余时间可以体验一下diy的快乐。
谁知前两天她跟我说,等我下次回去把东西取走,太占地方了呜呜呜!
我宣布,她是我第一个敌蜜。
不过可以从中看出,2020年我确实为了这个喜好,投入了不少钱和时间。
高频度的美甲下,我把自己的手折腾过敏了,指尖变得奇痒无比,双手像被容嬷嬷的刑具夹过。
那段时间,药膏对于我而言就像护手霜,大把大把地涂抹。
我不是一个易过敏体质,频繁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底胶很难干:在灯下照五分钟还是粘粘的,而指甲油不到第一分钟就能速干。
底胶也就是涂指甲的第一层,像胶水一样透明的东西,涂它是为了之后的颜色更好上色。
搞不懂是胶质量不好,还是美甲灯的照射强度不够。
不干的胶闷在指甲盖上,对指甲很不利。就好比一个刚装修完,没有通风、晾晒,就急着住进去的新房。
想尝试自己美甲的妹子,请高度重视下这点。
当然,美甲店一般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三年过去了,我成长了,凡事再喜欢,都要有节制嘛——现在最少间隔两个月做一次。
我是2020年大学毕业的,大四下半学期因为疫情耽搁了,学校到了五月份才召唤我们回去。
我还不忘带了鼓鼓囊囊的一套美甲设备,给室友和同学们做。
机场过安检的时候,我还怕会被没收呢,毕竟是“不明”液体。我就让我爸在一旁等我一下,要是不让带上去,就帮我带回家。
左手给右手做,不够丝滑、尽兴,但给别人做的开心指数会翻倍哦。
所以我冒着风险,也要试一试。
现在想想,三年前,四川年龄的算法,我才21岁。
这果真像是一个二十出头小年轻做的事——认定了一件事,就一路走到黑,怪激情四射的。
在学校待了一周,毫不夸张地说,我给几十个人做了美甲:认识的,不认识的。
比如你的舍友正好是我的同学,我去同学的寝室上门做,那我会顺带帮你也做了。
当然我的技术有限,只能纯色,而且自己做过美甲的肯定知道,像白色这种事很难涂匀,像黑色、绿色就比较好发挥。
我也常常输出不稳定,就,远远看还行,细节不能深挖哦。
一时的狂热过去后,现在我基本上不会自己做了,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吧,她们更得心应手。